第35頁 (第1/2頁)
[美]A·T馬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如此,當時過份緊張窘迫的狀況終於熬過去了。英格蘭艦隊圍住了法蘭西與西班牙的海岸;損失得到了補充,艦船得到修繕;一名軍官倒下了,或在其崗位上精疲力竭,馬上就會有別人來取代他的職位。對佈列斯特的嚴密監視粉碎了那位皇帝兵合一處的夢幻。儘管困難層出不窮,納爾遜的警惕之心卻尾隨著塔蘭艦隊,從其出發的那一刻起,橫越大西洋,最後回到歐洲海濱。這還是在他們進行打擊很久以前,在戰略被撇在一邊而戰術完成了特拉法加大業之前。然而,正是一步接一步,一點捱一點,這群疲憊不堪但卻紀律嚴明的海員,渾身鏽跡斑斑、彈痕累累但卻指揮有方的戰艦,阻擋住了他們那群不學無術的對手們的一舉一動,他們在敵軍每一彈藥補給中心面前都部署了部隊,由小型戰船組成的鏈條將它們聯為一體。他們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無法遏制止住敵軍的偷襲,然而,他們卻能有效地阻止住所有敵軍特遣艦隊的大規模集中。
1805年的戰艦本質上與1780年的戰艦並無二致,儘管,毫無疑問,存在著進步與提高,然而,這種變化只是量度方面的,而不是種類方面的。不僅如此,而且二十年前的英格蘭艦隊在霍克及其同僚的率領下,敢於闖入比斯開灣的冬季。&ldo;在霍克的通訊來往中,&rdo;他的傳記作家說道,&ldo;並沒有一絲跡痕表明他本人曾經懷疑過,稱雄海洋,經受住冬季的風暴,以及他應不久就能&l;真正地大幹一場&r;不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他的職責。&rdo;如果認為比起霍克與納爾遜的時代來,法蘭西海軍的狀況要好一些,其軍官的人格與訓練素質有所提高,那是必須加以承認的事實。儘管如此,海軍統帥部不可能長期不知道這類軍官的數量仍然匱乏,以致嚴重地影響到海軍的質量,海員的缺口是如此之大,以致於有必要支用陸軍士兵來填補這一編制。至於西班牙海軍的人事狀況,沒有理由相信它會比十五年之前會更好。當時納爾遜在談及西班牙向法蘭西讓渡某些戰艦時就曾說過:&ldo;我想當然地認為,不會由西班牙人來操縱,因為那將是再度失去它們的最快捷的途徑。&rdo;
然而,事實勝於雄辯。相對於較弱一方而言,摧毀敵軍艦船的最可靠方式就是在港口中對它們進行嚴密監視,一旦它們得以啟航出發,就衝上去開戰。這樣做所遭受到的唯一有力的反對就是在歐洲。法蘭西與西班牙海岸之外氣候的暴虐,尤其是在冬季的漫漫長夜之中,這不僅帶來了迫在眉睫的災難,就連堅固、管理有方的戰艦也幾乎無法經受住,而且還造成了各種資源無計可施的持續緊張,因此需要大量儲備艦船,以備替換那些遣派的艦船以供整修,或者替換艦船之上的水手。
如果執行封鎖使命的艦隊能夠在敵軍必由之路的側翼尋找到一塊方便的停錨之地,正如同納爾遜在1804年與1805年監視塔蘭艦隊時----這是他為其眾多戰艦特別糟糕的狀況能供進一步驅使而採取的一個步驟----動用了撒丁島的馬達萊那灣一樣。1800年,詹姆斯&iddot;索瑪爾茲爵士甚至使用了位於法國海濱且離佈列斯頓僅有五英里之遙的杜瓦納內灣,以便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停泊封鎖艦隊中的近岸艦船。從這一觀點來看,普利茅斯與紐比的地理位置並不能被認為十分令人滿意,並沒有如同馬達萊那灣一樣位於敵軍必由之路的側翼,而是如同斯塔盧西亞那樣,位處路線的後方。儘管如此,霍克證明,戰艦的四處遊弋與管理有序能夠克服這些不利條件,這也如同羅德尼後來在他那處暴風雨並不那麼肆虐的基地所顯示出的那樣。
關於使用手中的戰艦,現在將1778的那場戰爭視為一個整體,英格蘭內閣使得他們在美洲、西印度群島與東印度群島駐外分遣艦隊與敵軍旗鼓相當。確實,在特定時期,情況又並非如此;然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