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1/2頁)
朱小平+吳金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蔣母深知兒子的脾性,一旦被他認準了的事,那是斷難再有更改的。於是,她在同意兒子的要求之後,又附加了一個條件:必須攜妻伴讀。蔣母的想法是,有蔣妻毛福梅陪伴兒子讀書,一則可以對兒子有個約束,以免他一人在外,又生事端。二則蔣介石已是有妻室的人了,老太太私下裡祈盼著早一天抱上孫子。
對於母親的&ldo;附加條件&rdo;,蔣介石稍作考慮便點頭答應了。婚後兩年,他習慣了一切由妻子侍奉照料的日子,一旦沒有了妻子的照料,他還真有點兒無所適從;另外,他早已打聽得奉化縣城還辦了一所女子學堂,許多大家閨秀都在讀書求知。&ldo;女子無才便是德&rdo;已成為過時的古訓,不足取了。他覺得,自己的妻子也該學習一點文化知識,不該落在別人後面。
1903年9月,16歲的蔣介石帶著21歲的妻子毛福梅來到奉化縣城。夫妻二人分別進了&ldo;鳳麓學堂&rdo;和&ldo;作新女校&rdo;。
鳳麓學堂,是當時奉化城中兩所新辦學校之一,另一所叫作&ldo;龍津學堂&rdo;。學堂開設了英文、算學等新課目,但教學重心仍在經史子集等舊學方面。有清翰林竺麟祥主講《禮記》,周鳳棋主講《周禮》,課程設定十分古板,體制與舊式蒙館無大差別,英文、算學等新課目只是一種象徵性的點綴而已。這種情形,使銳意追求新學的學生們極感不滿,蔣介石的態度尤其激烈。因為當時學堂裡開設的那些古文課程,蔣介石差不多早把它們爛熟於心了,他棄家就學,是抱著&ldo;學真本領&rdo;、&ldo;求實用知識&rdo;的目的、興沖沖而來的,不料進了學堂才知道,這所謂的&ldo;新學堂&rdo;還是老一套,不過是&ldo;新瓶裝老酒&rdo;罷了。一腔熱血卻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蔣介石大感失望。當時在鳳麓學堂教書或就讀的還有許多熱血青年,如週日宣(淡遊)、陳泉卿、俞鎮臣等,這些人對校務也很有意見,大家湊在一起擬了個提綱,公推蔣介石為學生代表,去找校方談判。
蔣介石當仁不讓,先將&ldo;提綱&rdo;看了一遍,然後大模大樣地來到校董林某面前,先深深一躬,然後挺起胸膛一板一眼滔滔不絕地陳說起來。先列舉各地洋學堂如何重視新科學課目,再陳述本校教學中的積弊若干。最後提出改革的要求:第一,減少老八股課程,增開理化、史地等新課目;二、減少上課時間,讓學生有時間自學;三、請外國留學回來的人講課,以廣見聞;四、放寬校規,不得束縛學生思想,讓學生自由交往。
在這場交涉中,蔣介石情態激昂,盛氣凌人,措詞激烈,條理分明,當場將校董林某氣得面色慘白,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只會雙手狂舞,大喊&ldo;反了、反了!&rdo;第二天,學校當局便以&ldo;首謀搗亂、煽惑學生、低毀校務&rdo;的罪名做出決定,要開除蔣介石的學籍,並威脅說要把蔣介石送交官府究辦。週日宣及眾同學義憤填膺、群起抗議;並針鋒相對,聲言如果處理蔣介石,大家將集體退學,以示抗議。校方見勢不妙,又發現這些提抗議的學生都是本校學業上的餃使者,尤其是週日宣,是院考第一名人庫的大才子、名教員,遂撤回開除蔣介石學籍的決定,自認晦氣,將這次學潮以不了了之了。從此,同學們送給蔣介石一個綽號--&ldo;紅臉將軍&rdo;,以嘉許他在這次學潮中的表現。這是蔣介石第一次在清末的學堂裡帶頭鬧的學潮,也可以說是他涉身社會政治活動的開始。
這次學潮,對蔣介石一生的思想都有所影響。此後,當&ldo;五四&rdo;運動興起時,蔣介石對愛國學生發起的這場運動是極表支援的。但他支援的只是&ldo;愛國學生&rdo;們&ldo;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