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第1/2頁)
朱小平+吳金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21年春,毛福梅因為思念兒子,就把蔣經國從奉化小學接回了溪口。蔣介石聞訊後,認為此舉&ldo;實屬不成體統&rdo;,是要耽誤兒子的前程的,因此對毛福梅大加訓斥,一語不合,甚至動手毆打毛氏。第二天,蔣介石就寫了一封信給毛懋卿,&ldo;縷訴決裂情形及主張離婚理由&rdo;,並將毛氏逐回孃家。
蔣母王採玉與兒媳婦相處日久,感情很好。對於毛氏擅自將經國接回家裡,她雖也表示不滿,但蔣介石對髮妻大打出手,甚至將其逐回孃家,也引起王採玉的憤怒。在她的堅持下,毛福梅又回到了溪口。當時王採玉已是重病纏身,蔣介石對毛氏返回豐鎬房雖然極度反感,卻也不敢公然與母親作對,故爾苦惱異常,他在日記中記載了當時的心情:
&ldo;母親老悖一至於此,不僅害我一生痛苦,而且阻我一生事業,徒以愛子孫之心,強欲破鏡重圓,適足激我決絕而已。&rdo;
蔣介石和毛福梅的關係經這一場風波,已經破裂到無可挽回的程度了,同時,他與姚怡誠的關係也日益緊張。1920年春,蔣介石目疾才愈,又不幸染上傷寒,病倒在上海波崎醫院的病床上。王採玉聞訊,嚇得不顧自己也有病在身,急速帶著兒媳毛福梅趕到上海,婆媳二人沒日沒夜地守在醫院裡,悉心照料生命垂危的蔣介石。兩個月後,蔣介石死裡逃生。但經此一劫,蔣介石如脫胎換骨,整個變了樣,他瘦得皮包骨頭,齒發皆脫,心情也非常惡劣。就在蔣介石生病住院、與死神殊死抗爭的時候,姚怡誠依然不改嗜賭惡習,不但不關心蔣介石的安危,反而經常到醫院去為庸常瑣事與蔣介石糾纏不休。對此,蔣介石耿耿於懷,至為傷心。
毛、姚二人,一妻一妾,都不稱蔣介石的心意。蔣介石離棄之意日漸堅決,只是因為母親的病日益危重.他無暇分心罷了。
1921年夏天,蔣母王採玉溘然長逝。
蔣介石悲痛欲絕,每日在靈前大哭數次。蔣母於當年11月21日下葬,孫中山特派陳果夫為代表,到靈前祭奠,戴季陶、林業明、居正等要員親來送葬。
將近半年的時間內,豐鎬房內弔客川流不息。蔣介石聽憑毛福梅以女主人的身份支應內外,自己則專意陪同方士為母親選擇墓地。直到葬禮已畢,母親大人人土為安之後,他才突然作出了&ldo;出妻&rdo;的決定。
11月28日晚,蔣介石坐在母親生前的佛堂裡,埋頭在寫什麼文字,過了一會兒寫好了,他便把蔣經國、蔣緯國、毛福梅和姚怡誠叫到跟前,手捧寫好的文書,淚流滿面地,顫聲宣佈:與妻妾脫離家庭關係。他讀道:
餘葬母既畢,為人子者一生之大事已盡,此後乃可一心致力於革命,更無其他之掛系。餘今與爾等生母之離異,餘以後之成敗生死,家庭自不致因我而再有波累。餘十八歲立志革命以來,本已早置生死榮辱於度外;唯每念老母在堂,總不使以餘不肖之罪戾,牽連家中之老少,故每於革命臨難決死之前,必託友好代致留母遺稟,以冀餘死後聊解親心於萬一。今後可無此念,而望爾兄弟二人,親親和愛,承志繼先,以報爾祖母在生撫育之深思,亦即所以代餘慰藉慈親在天之靈也。餘此去何日與爾等重敘天倫,實不可知。餘所望於餘等者,唯此而已。特此條示經。緯兩兒,謹志毋忘,並留為永久紀念。
毛福梅聽到&ldo;離異&rdo;二字,耳朵裡頓時嗡地一聲,再也聽不到丈夫要說的是什麼了。毛福梅想,從前有&ldo;七出&rdo;之條,現在竟又增添了&ldo;為了革命&rdo;而出妻的第八條。老母在堂需要我,老母一死,屍骨未寒,就不要我了,還倒成了&ldo;報母恩&rdo;的&ldo;大義&rdo;之舉&rdo;,真是怎麼也無法理解。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