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第2/2頁)
[法]儒勒·凡爾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年、1532年和1744年的彗星都有堅硬的彗核。至於1843年彗星,則更是毫無疑問了。彗星當時就在太陽附近的天幕上,即使在中午,不用望遠鏡也可看得一清二楚。
可見有的彗星確有堅硬的彗核。有的人還對這種彗星的體積作過測量。比如1798彗星和1805年彗星(即甘巴爾彗星)的實際直徑為四十四至四十八公里,而1845年彗星的實際直徑則為一萬二千八百公里。可見1845年彗星的核心比地球還要大,萬一與地球相撞,它所受到的損失可能會較小。
至於已經觀測過的幾個主要的雲霧狀彗星,其直徑都在二萬八千八百公里到一百八十萬公里之間。
因此,按照阿拉戈的看法,太空中存在著或可能存在著:
1)無核彗星;
2)其核心可能為雲霧狀的彗星;
3)有堅硬、密集的核心,因而比行星更為明亮的彗星。
在探討地球和彗星碰撞的結果之前,我們應當指出,即使不是直接碰撞,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
因為,如果彗星的體積很大,即使從地球身旁走過,也是很危險的。當然,如果體積很小,那就沒有什麼可怕了。比如1770年彗星雖然距離地球只有二百四十萬公里,但它對地球的公轉週期連一秒鐘也沒有改變,倒是地球使其週期推遲了兩天。
但彗星如果同地球體積相等,而且距離地球只有二十二萬公里,它就會使地球的恆星年延長十六小時零五分鐘,而且會使黃道出現二度的傾斜,甚至也可能把月亮帶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