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資產,那就是人生的發展,是發展的成果與標誌;有學問,就是發展,也是人生的成就;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喜結良緣,這也是人生的發展與成功。天地間沒有不變的事情,萬事萬物隨時而變,隨地而變,隨社會的發展而變,隨人的生理、情感、觀念而變,處處在變,時時在變,人人在變,沒有不變的道理。
第二節 身處危局要懂得求新求變(4)
南懷瑾先生經常說:“歷史上的偉人,第一等智慧的領導者,曉得下一步是怎麼變,便領導人家跟著變,永遠站在變的前頭;第二等人是應變,你變我也變,跟著變;第三等人是人家變了以後,他還站在原地不動,人都走過去了他在後邊罵:‘格老子你變得那麼快,我還沒有準備你就先變了!’三字經六字經都出口啦,像搭公共汽車一樣,罵了半天,公共汽車已經走到中途啦,他還在罵。這一類的人到處都是,競選失敗了,做生意失敗了,都是這樣,一直在罵別人。所以大家都要做第一等人。知道怎麼變,等它變到了,你已經在那裡等著了。”做人應當這樣,你必須想著法子變出新花樣,想出新的東西,創造出新的玩意兒,也就是說,人生必須不斷創造和創新,否則沒有發展。不發展,別人進步了,就意味著你落後,意味著你被社會淘汰,意味著被人超過去,甚至意味著被人家“取而代之”!
中國有句老話:不進則退。不求上進的人勢必要被後來者超越。一個組織的領導者如果不求上進,也勢必會影響到組織的發展。
因此,領導者要儘量追求進步方可進步。在每一行中只有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升遷。真正的領導人其實非常缺乏,人們的惰性以及安於現狀的心態時常出來阻礙前進的腳步。想要加入領導者的行列,就必須要有上進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多變的社會。
現代社會是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激烈的角逐和競爭使社會變化迅速異常。現代社會變化的速度,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生活在這樣一個變化多端的社會,需要人們具有最靈活、最敏捷的應變能力,審時度勢,縱觀全域性,於千頭萬緒之中找出關鍵所在,權衡利弊,及時做出可行、有效的決斷。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素質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存能力。誰能最及時地正確洞察社會的變化,並能最迅速地做出反應,誰就將走在前頭。而頭腦封閉、反應遲鈍、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人,會一再地坐失良機。不能深察明辨、盲目輕率地追隨變化潮流的人,也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造成決策的失誤。
在時勢變化時,你不能跟不上“節拍”,應當以變應變,尋找出路,不然你會處於被動地位。所以,領導必須能順應時勢,善於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方案,這是領導適應現實的一種方法。當今社會,各種事物都是飛速發展變化的,因此深處其中的人,也應審時度勢,順勢而變才能取得成功。
那麼怎樣做才是適應多變的社會形勢呢?
首先,在思想上做好準備,對變化要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新的生活潮流如同長江之水一浪推一浪,滔滔不絕。如果以遲鈍的、保守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生活,就勢必會被不斷向前的生活新潮流遠遠拋在後面,從而成為一個“不識時務”或“不合時宜”的人。
其次,在心智上要有高度的靈活性,不拘泥於任何程式、習慣和經驗,不受任何既定的思路和方案的束縛,隨時拿出新的招數來應付新的情況,以快速的心理反應來對付快速變化的形勢。現代社會要求人們沿著自己的思路全面思考,立體鑽研。鍥而不捨是傳統社會的成功經驗。在高速變化的現代社會,對目標的追求也需要鍥而不捨,但方法、途徑卻不一定非要鍥而不捨不可。過分強調“鍥而不捨”,就有陷入呆板和僵化的危險,“一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