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夢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拍了拍自己身邊的位置,示意對方坐過來。
不得不說,微笑真是語言不通時最有效的助力,能讓一個人在最短的時間裡有效的表達自己的善意,還能讓兩個陌生人得以坐在一起。
距離近了,觀察的也就更仔細些,紀評清晰看見孩子面板緊貼著骨架,四肢纖細如柴,飢餓和寒冷像兩把陡峭而鋒利的刀,貼著孩子的骨骼一路掛下去,不留一點縫隙。
紀評感到一點窒息。
他從沒當面見過這種慘狀,哪怕是生活不富足的平民也會有教會的接濟,總之不至於餓成眼前這個樣子。
而在那些更久遠的時間之前,他也還是沒見過。和平年代是很難體會到這種艱辛的,他最多在某些報道里目睹,但照片的衝擊力遠遠不如直面。
他很想分點吃的出去,又發覺自己根本沒有適合給孩子吃的食物,他已經習慣了不帶上這些非必需品,反正不考慮食物中毒,也不考慮口感外表之類的話……食物很容易獲得。
抓把泥土墊墊肚子也不是不行。
等孩子坐過來之後,溝通又成了一大難題,該如何透過肢體動作讓孩子理解自己的疑問,並透過孩子的動作理解對方表達的意思?顯然,他的疑問有點多,而孩子也沒有那麼優秀的表達能力。
紀評決定拋棄掉沒有用的道德,直接把孩子拉入夢境。在野外陷入夢鄉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孩子顯然對此相當清楚,他努力睜大眼睛應對著幾乎沒有緣由的睏意,卻還是沒能成功,很快就身子一斜,被紀評及時扶住。
小孩子的夢境有什麼?有千篇一律的雪、千篇一律的泥土,和幽藍色的、神明的恩賜。
紀評沒辦法控制孩子夢見什麼,他沒辦法創造,只能修改,在夢境原有的基礎上做出一些調整,比如他現在就很想把幽藍色去掉,因為正常的樹不長這玩意。
他快速看完孩子夢見的一切,說實話沒什麼發現,只有一些他已知的當地風貌,還有孩子父母的臉,最大的收穫就是他知道了孩子住在哪裡。
那應該是一片村落似的聚集地,住的人不多,離這裡不算特別遠。
紀評算是知道自己白天為什麼一直沒撞上什麼人了,全是因為聚集地在離屏障比較遠的位置,而他只有兩條腿根本走不遠。
紀評伸手環繞過孩子的膝彎和腰,把人連帶著衣服抱起來。可憐的孩子輕的幾乎沒有重量,虛虛靠著他,只在被抱起來的時候皺了下眉,很快就又沉沉睡去。
孩子夢見的場景零碎,路也七歪八扭,但不是什麼大問題,可以慢慢比對找過去,趁現在天還亮……好吧,天已經徹底暗下來了。
繼續往外走,泥土蠕動的速度明顯放緩。
紀評很快看見了一片棚屋群。
這些棚屋由粗糙的木板和破舊的厚油布拼湊而成,歪歪斜斜地佇立著,似乎隨時都可能在風中倒下。木板早已在歲月裡變形,有的地方還出現了裂縫,寒風吹過時嗚嗚作響。
他一頓。
懷裡抱著的孩子呼吸清淺,紀評很快回神,選了個地方放下孩子,再度敲了自家邪神:“能不能讓這孩子忘掉我?就讓他以為他是自己走回來的。我可不覺得被一個陌生人知道家的住址是一件多值得高興的事情。”
這應該挺嚇人的。
畢竟只是一面之緣。
而且這孩子是怎麼看他的呢?會覺得一個在夜裡肆無忌憚生火的先生是和善的?是值得求助的?光看孩子開頭那幅驚懼的表情就知道不可能。
那這件事簡直是更嚇人了,能順利代入什麼孩子亂跑……結果把壞叔叔引到家裡的、糟糕透頂的故事。
紀評猶豫了一下,又取出隨身攜帶的紙筆,畫了幾個星星,然後將紙摺疊好,塞入衣服內側的衣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