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年代的日本幕府,手中掌握幾十個大型金銀礦山,一旦下決心購買武器,自然是敞開手腳去買了。
事實上,天津特區的大炮鑄造成本上,比大明的工部、兵仗局更具備優勢。原因倒不是天津在鑄炮技術上的創新。
實際上,天津採用的火炮鑄造技術,也是以比較成熟的傳統工藝。
17世紀流行的火炮鑄造工藝,最主要的兩種是失蠟法和泥模法。這兩種技術,並不僅是為了鑄造大炮而發明,很古老的技術。
商朝鑄造的銅鼎、銅器,傳承到後代被視為神器,這就是古代人運用了先進的失蠟法鑄造這些國寶級的銅鼎。商朝鑄造大型青銅器,用是&ldo;失蠟法&rdo;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溶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當然了,蜂蠟這種難以想像的昂貴材料,也只有在奴隸制王朝的奴隸主才會不考慮成本。後世逐漸用普通的動植物脂肪製造的蠟燭代替,或者用石蠟也可。
泥模法,即用水和泥製成模具,然後範金傾鑄,層層筍合。泥模必須烘得乾透才行,否則外表雖幹,裡面濕潤,一遇金屬熔液,潮氣自生,鑄成的火炮就有蜂窩,施放時炮筒容易炸裂傷人。
這兩種鑄造技術中。從開工到出炮,小炮最少需要一個月,大炮則需要四個月,鑄成之後必須將泥(蠟)模打碎,才能將炮(銃)取出,故泥(蠟)模無法重複使用。
當然了,蠟模比泥模更貴,但是製造出來的火炮質量較高,內膛不容易出現瑕疵。比如,此時的清軍,就從山東投奔韃子的叛軍手中,學會了失蠟法鑄炮技術。明末時期,清軍同樣非常重視鑄造火炮,並且清軍的火炮多是以失蠟法鑄造。因為,失蠟法成本雖然更高,但是質量相對與泥模法高出一截。
明軍鑄造火炮,則是失蠟法和泥模法都用。
而為了省錢,大多數火炮皆是泥模法做出來的,泥模法的製造時,稍微遇到雨雪天氣,就有可能受潮,鑄造失敗。哪怕是厲害的國手一級的製造高手,制十門火炮,也只有一兩次是合格的。而許多本該淘汰的不合格火炮,經常被魚目混珠,送上了部隊中,非常容易出現炸膛現象。
天津地區的制炮工藝,也沒有什麼創意,僅是採用傳統的&ldo;失蠟法&rdo;而已。不過,天津掌握從石油中提鍊石蠟的技術。
用石蠟作為蠟模,成本比牛油蠟燭,或者其他的動物油脂蠟燭更低。
其他地區,一斤蠟至少要70多文錢的成本。但是,天津的石蠟,一斤的成本只要10多文錢。光是在蠟模子上,天津就能省下一大筆開支。
這就是所謂的產業鏈優勢各種鑄造所需的材料,不但是銅、鐵,就是連蠟,當地也有產出。
先進的石油加工業,不但製造出猛火油、瀝青、照明蠟燭等等品種。就連鑄炮,也意外的獲益匪淺。
便宜的蠟,決定了天津的軍工廠,當前最適宜於用&ldo;失蠟法&rdo;鑄造火炮。
當然了,肖圖白還知道一種比泥模法、失蠟法更先進的鐵模法。歷史上的鐵模法,是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受到英國的炮火攻擊,因此想要透過製造先進火炮,抵禦英隊海上的進攻。
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手下的一個名叫做龔振麟的奇才,發明瞭&ldo;鐵模法&rdo;鑄炮,能夠更快、更便宜的製造火炮。但是,光憑著這一門技術發明,自然是不能扭轉清軍和英軍之間的差距。畢竟,鴉片戰爭時期的英軍,可是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技術的創新,已經相對於清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了。
鐵模法,肖圖白令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