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新時代的婚禮 (第2/3頁)
山區農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事俱備,王滿銀這邊也不再折騰,老老實實等著當自己的新郎官。
兩世為人,他還是第一次結婚,心中自然充滿期待。
現在結婚提倡一切從簡,但有些路數該有還是要有的。好在有王連順這個媒人幫襯著,給安排的明明白白,倒沒出啥差錯。
黃土高原這邊結婚,沒有嗩吶不熱鬧。吹嗩吶的人也是王連順幫著找的。
另外迎親隊伍裡還有兩個擔任迎人的婆姨,今天從頭到尾負責新娘子的事情。
豬肉、離母糕、白麵、踹懷錢、墜箱錢等等,一切準備就緒。出門先放一小掛洋鞭,接著嗩吶響起……
王滿銀騎著毛驢在前面開路,後邊跟著輛架子車,幾個人浩浩蕩蕩朝雙水村方向趕去。
新社會,新氣象,吹得嗩吶調子也不一樣。什麼“大海航行靠舵手”,“帶花要帶大紅花”……。
一路有規矩的,遇到村莊、橋樑,都要放鞭炮吹嗩吶……至於到底啥意思,王滿銀也不懂。
總之,他現在就是個工具人,讓幹啥幹啥。
等他們趕到雙水村村口,遠遠就看到孫玉厚家門口場畔上站滿了人,不住衝這邊指指點點,小聲議論著。
一群孩子嗷嗷叫著衝過來,攔在眾人跟前索要糖果。
對此,王連順早有準備,立刻讓人撒糖。而且故意朝遠處撒,讓他們來不及再堵。
趁這群碎娃撿糖的功夫,眾人忙進入孫家院內。
王滿銀還隱約聽到雙水村的婆姨們小聲談論著自己:
“這就是蘭花找的男人?看起來高高大大的,也不像個二流子呀。”
“蘭花以後要享福了,人家開代銷點的,家裡糖吃不完。”
“聽說家裡又新挖了一孔窯洞,這次還弄了兩床新花被子……”
“我咋聽說他們家是驢糞蛋子外邊光,為結婚欠了一溝子的債……”
對於外人的議論,王滿銀也沒放在心上,只是規規矩矩按照王連順的指點做事情。
孫家這邊請來了村支書田福堂幫忙招待眾人。對方也是見過世面的,自然也不會在禮節上有差錯。
一番交談後,頭上蓋著紅布的蘭花便被孫少安背上架子車。
而後院內又響起鞭炮和嗩吶,依然是經典的“大海航行靠舵手”。
一路吹吹打打,重新返回罐子村。
隊伍上了崖畔,石頭這個碎娃早在邊上等著。
不等其他孩子反應過來,他便搶先接過架子車,試著趕了幾下毛驢,跟著就討要紅包。
孃家的送人婆姨也早有準備,立刻從兜裡掏出一個紅紙包。
接著,又有一個乞丐跳出來念喜祝賀:“太陽出來紅花開,家有金斗掛銀牌。富貴人家喜門開,念喜的人而閃上來。花轎進院我擋住,唱段喜歌來賀祝……”
不等對方唱完,王連順就把紅紙包遞過去。
紅火年代,一切從簡,很多風俗習慣都省略了。
否則的話,儀式還要再複雜幾倍。當然,這也和王滿銀家沒有長輩有關。
窯洞門口放著火盆,王滿銀扶著孫蘭花從上邊跨過去。再放兩掛小洋鞭,新人對著畫像三鞠躬,婚禮儀式就算完事兒。
接下來,就是安排中午的酒席。
因為只擺了三桌,也沒怎麼請村裡人。就大隊支書,兩個生產隊長,還有自家門上過來幫忙的幾個人,以及專程從公社裡趕來的劉慶立。
至於湊熱鬧的小孩子們,王滿銀也沒讓他們空著手離開,每人兩個糖果。
宴席由王壽長老爺子幫著掌勺,從昨天下午就開始忙乎。
殺了兩隻雞,再加上七八斤豬肉,還有就是自家產的雞蛋,以及半筐雪裡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