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養魚和淤地壩 (第2/2頁)
山區農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證水源,養魚肯定行。冬天天冷不是問題,只要趕在臘月前把魚清塘就行。”
王滿銀沒有繞圈子,直接給出肯定的答案。
原著裡80年代,雙水村就有人養魚發家致富的。
為增加說服力,王滿銀還舉了個例子:“不但咱們黃土高原能養魚,就連更北方也能。人家那邊叫‘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東北水面大,而且比較深,水裡魚類可以安全過冬。
罐子村這邊不成,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魚塘很難挖太深。一到冬天直接結冰凍實,有多少魚都會凍死,所以到年底必須清塘。
“沒錯,我在東北插隊同學們來信時,也說過那裡能養魚,年底不少生產隊都會分魚……”劉向陽再次點頭。
“那咱們過兩天就開會討論挖魚塘……”
“等等,連順叔,養魚屬於搞副業,這事兒你最好問問村裡態度,看趙幹事咋說。”見王連順腦袋一拍就打算上專案,王滿銀趕緊插話道。
上邊是否會支援,這是最主要的問題!
這年頭,一切以糧食為中心。很多事情即使是生產隊大集體也不能做的。
“幹了,怕個毬,只要能讓社員們年底多吃幾兩魚肉,就算把我這個生產隊長抹了也行,反正早就不想幹了。再說咱們又沒拿出去賣,養魚給社員們分了,算哪門子搞副業。”
王滿銀也沒想到,這老爺子平時沉默不語,一旦爆發,倒是很有擔當。
“連順叔,話不能這麼說。如果趙幹事不同意,往上面報的話,肯定會出問題的。你忘記隔壁公社薅棉花苗的事兒了?”
事實上,對於搞副業的態度,各地方並不統一。有的管理比較嚴格,有的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是那句話:在這一點上,南方人腦袋比較靈活,很多生產隊暗地裡都會搞副業。
後世大名鼎鼎的“雞毛換糖”,在這個時代也沒有被完全禁制。
那些小商小販又被叫做“敲糖幫”,他們每天擔著扁擔,手中搖著撥浪鼓,遊走在大街小巷中。
後來有統計資料,當時外出雞毛換糖的人員多達數千人。
而在石圪節公社,這樣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
拿最簡單的工分來說,黃土高原農村一個工分大多在幾分錢。一天滿工十分,能掙五毛錢已經算多了。
南方那些搞副業的生產隊,高的一天能掙一塊多,甚至比城裡工人工資還要高。
至於王滿銀所說薅棉花苗,是去年發生在隔壁公社的事情。
某個生產隊私自多種棉花,被駐村幹事發現上報……最後愣把多出的棉花苗拔光。
穿越前,王滿銀還在網上看過一個例子。有直接把整片果園一萬多株桃樹給砍掉的。
所以說,王連順和劉向陽想養魚是好事兒。就害怕魚塘辛辛苦苦建好後又給平掉。
最後勞民傷財,瞎折騰一場。
“那你說咋辦??”聽王滿銀這麼說,王連順口氣也低沉下來。
如果真是這樣的結果,還不如老老實實帶著是社員種地。
“其實我們可以不養魚……而是讓大家淤堤壩,這是上邊提倡的。淤地種植水稻,增加糧食生產。旁邊再修建個小水庫,可以平時用來給水稻灌溉。當然,裡邊有些魚也很正常的。”
王滿銀想了想回答。
有些事情換個說法,阻力就會變得不同。
聽到這裡,王連順眼睛一亮:“對,淤地壩好,可以增加咱們二隊的糧食生產,就種植水稻!這事兒到天邊也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