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街頭誘拐 (第3/4頁)
榮小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一切,都可以放棄。
這一點,李諾做不到。
他向來都秉持的是,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知道能力不夠,所以這次的稅改,他根本沒有觸及世家。
但包括左相在內,另一部分儒家弟子,憑著一股浩然之氣,敢在實力還很弱小的時候,不顧後果的對權貴和世家這樣的龐然大物發起挑戰。
父親在沒有做多少事情的前提下,能晉入儒家第三境,可見他當年的信仰是多麼的堅定。
李諾敬佩他們,卻不會效仿他們。
嚴格來說,他不算是真正的儒家,也不算是真正的法家,人們常將修行三種以上力量的人稱為雜家,李諾體內的力量高達十種,恐怕有史以來,沒有人像他修的這麼雜。
好在修心雖然比不上他們,但他完全可以在實踐上補回來。
左相很快從回憶中醒轉,語重心長的對李諾道:「立德丶立功丶立言,你已經做到了前兩者,可以逐漸開始立言了。」
修身丶齊家丶治國丶平天下,是儒家的修行綱領。
立德丶立功丶立言,則是實現這一綱領的方式,也是儒家弟子一生都在追求的。
其中,立德是指樹立完美道德榜樣,以高尚的德行影響後人,也就是修身。
立功是指建立偉大的功業,為國家和百姓帶來實際的利益,李諾透過各種變法,也已經做到了。
立言最早是指提出真知灼見的言論或撰寫著作,並且這些言論和著作能夠流傳後世,對後人有所啟發和指導。
在立言上,儒家的先賢已經做到了極致,現在的儒家弟子,大多是對先賢思想的繼承,很難再有開創性的理論,現在的立言,是指傳道授業,將先賢的言論傳揚下去。
左右二相,弟子眾多,可以說桃李滿天下,在他們的教導之下,許多弟子都擁有了浩然之氣,他們作為老師,修為也能得到提升。
這三點,是儒家修行的必經之路。
李諾要完成立言,不一定要像左右二相那樣,招收大量的弟子。
在書院授課,也是一條途徑。
兩位宰相早年間,都曾是四大書院的先生,教授過無數學生。
只不過,與李諾在趙國做的事情不同。
儒家「立言」所教授的,不是書畫樂道,也不是騎射,而是儒家的思想,能讓越多的學子被他們的思想影響,養出浩然之氣,自己的修為就能得到越多的提升。
左相看著李諾,詳細的說道:「在挑選學生的時候,最好選擇貧民子弟,他們幼時吃了許多苦,更能體諒百姓之難,一些寒門子弟,或是商人丶鄉紳地主丶小士族的子弟也可,他們雖生活優渥,卻也不少受上層欺壓,思想易於轉變,大世家子弟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扭轉,無需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他將自己「立言」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李諾。
二十年前,他曾對李玄靖寄予厚望。
二十年後,他將這份希望,又傳承到了他的兒子身上。
終了,他將李諾帶到衙房,將幾本書冊交給他,說道:「這是老夫畢生所悟,也都交給你了,希望你能將儒家發揚,也希望我大夏,未來能出現一位儒聖……」
李諾收下這些書籍,點了點頭,鄭重說道:「我會努力的。」
左相贈予的幾本書籍並不重,但李諾的心裡,卻沉甸甸的。
讓他改革醫療,改革農家,墨家,這些都不是問題,讓他改變別人的思想,讓那些從小錦衣玉食,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去體諒百姓的不易,沒苦硬吃,背叛自己的階級,他哪有這個本事?
走出中書省,李諾的腳步忽然一頓。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