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額,瑾太妃對忠臣的標準到是挺簡單明瞭的,肯大把大把往宮裡面送銀子的,肯定是忠臣,銀子送得越多,忠心自然也就越多了!
&ldo;可這天下間還有幾個忠臣啊?這些年往宮裡面送銀子的,可真是鳳毛麟角!&rdo;瑜太妃的觀點好像也差不多,只是更加悲觀一點兒。她是同治皇帝的妃子,19歲就沒了老公開始守寡,而且又不得西太后的歡心,在庚子國變的時候兒乾脆被拋棄在紫禁城裡面……大概是因為人老珠黃,所以才保全了名節,不過世態炎涼早就已經看透了。所以對張勳透過世續、陳寶琛提出的復闢建議並不怎麼看好。
&ldo;姐姐。&rdo;瑾太妃嘆了口氣,苦笑道:&ldo;可是復興祖宗江山的機會就在眼前,咱們……總不能對大清的忠臣們說,咱大清就這麼算了,愛新覺羅家不要這天下了吧?這樣咱倆百年之後見了老太后和先帝爺該怎麼交代啊?&rdo;說著她就把目光投向了對面的兩個老頭子:&ldo;世續,陳師傅,你們說說看,這事兒該怎麼辦啊?還有,北府那邊兒是什麼意思?怎麼也不進宮來商議啊?這皇上可是他親兒子!&rdo;
北府指溥儀他老爹,前攝政王載灃的王府。不過這位攝政王現在是百事不問,對於任何復闢活動都堅決不參加!看起來對大清朝是徹底死心了,倒是很有一個&ldo;亡國之君&rdo;的覺悟!如果他兒子溥儀有他這點兒智慧,那票滿清遺老遺少估計得少受不少的活罪。那位宣統皇上到了49之後,沒準還能混個政協副主席什麼的乾乾……
&ldo;回太妃的話,奴才剛剛從淳王府(載灃是淳親王)上過來,淳王他……照例不見奴才的面兒。&rdo;說這話的時候,世續的老臉兒都快要皺成一團了。心裡面則一個勁兒埋怨載灃……你要是不贊成復闢,倒是說話啊!眼下隆裕皇太后已經不在了,你是皇上他爹,自然就是宗室領袖,你說句話兒,兩位太妃也就沒有話講了,張勳那邊也好交代!
可是現在,你淳親王裝聾作啞不吱聲兒,滿城的遺老遺少裡面兒大多數都是贊成復闢的,張勳又帶來八千辮子兵要來做復闢大清朝的忠臣。他世續要是反對,只怕這位張大帥翻了臉兒直接就給拉到菜市口給宰了!
但是反過來擁護復闢的風險也不小,張勳的辮子兵不過是八千,又不是八萬,八十萬!這全天下沒有留辮子的軍隊少說也有幾十萬!就是北京城周圍也有好幾萬,到時候張勳打了敗仗頂多拍拍屁股跑到天津租界裡面,可是&ldo;朝廷&rdo;怎麼辦?皇上怎麼辦?能跑到哪裡去?要是也跑去租界,這一年四百萬兩的銀子,他們中華民國還會給嗎?
&ldo;帝師&rdo;陳寶琛老爺子的眼珠子緩緩轉動,顯然是在反覆權衡,沉默了片刻之後,還是咬了咬牙:&ldo;皇上,兩位太妃娘娘,老臣覺得,如今共和已經辦了好幾年了,可辦得如何呢?恐怕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民不聊生啊!很明顯,這個共和是不符合咱的國情,皇上復位沒準還真能得到天下黎民的贊成,還是值得一試的。&rdo;說到這裡,老爺子停頓了下,壓低了聲音:&ldo;萬一真的不成,咱就把責任推到張勳身上,這個復闢也不是咱的主意啊?咱就是有這想法,也沒有實現的力量……老臣以為,這天下間總是講理的人多,而且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不也是大清的舊臣,總不會逼迫故主太過吧?……要不,咱還是先把張少軒招進宮裡面,聽聽他的意見?&rdo;
瑾太妃心裡面本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