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張知縣聽聞王雄的回稟,得知和尚已至,便立即召見。和尚步入大堂,張知縣一見之下,發現他與自己夢中所見的那位窮和尚一模一樣。知縣即刻起身,拱手施禮道:“大師可是那靈隱寺的濟顛高僧?”和尚微笑著回答:“老爺真是好記性,我們曾有過一面之緣,那時是為了王全和李福的冤案。”知縣連忙點頭稱是,並吩咐人給和尚準備座位。
和尚在一旁落座後,知縣問道:“高僧此來,不知所為何事?”和尚回答說:“我此行是為了前往白水湖捉拿妖怪,路過此地。”知縣表示理解,並說:“原來如此,高僧若前往白水湖,我可寫封信給紹興府知府顧國章,他與我相交甚好,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
和尚聽後,點了點頭,然後問:“不知老爺在此地為官,聲名如何?”知縣謙虛地說:“本縣自知之明,名聲如何還需他人評價。高僧可有所聞?”和尚回答說:“老爺的清廉之名遠播,深受百姓愛戴。只是,有一事,老爺似乎並未妥善處理。”
知縣一愣,問道:“何事?請高僧明示。”和尚直言不諱:“本縣有一生員李文龍,他無故休妻,此事老爺理應查辦。”知縣聽後有些困惑,說:“我並未接到此案的呈報。”和尚堅持說:“此事確有其事。”
知縣隨即傳喚值帖二爺、官代書以及值日班等人前來詢問,但他們都表示並未收到關於李文龍的告狀。知縣無奈地對和尚說:“高僧,你也聽到了,沒有人告狀,我如何能查辦呢?官不究,民不舉,此乃常理。”
和尚卻堅持說:“有人告他。”知縣問:“誰告他?”和尚回答說:“我告李文龍。”知縣不解地問:“高僧為何要告他?”和尚解釋說:“老爺只需將李文龍傳來一問便知。若他並非無故休妻,我願受老爺責罰。李文龍與我有些親戚關係,故此我才過問此事。”
知縣聽後,點頭稱是,並立即派王雄和李豹去傳喚李文龍。李文龍在家中正自納悶,不知何故會有和尚找上門來。突然聽到外面有人敲門,他出來一看,原來是王雄和李豹,兩人說:“李先生,有人把你告了。”
李文龍詫異問道:“何人將我告至公堂?”王雄與李豹答曰:“乃一清貧僧人。”聞此言,李文龍即刻收攏鐲子、小扇墜環及書信,懷抱幼子,偕同王雄、李豹奔赴縣衙。步入公堂,見那僧人竟與知縣並列而坐,李文龍暗忖:“此案吾恐難勝。”隨即口稱禮數:“老父臺高座,生員李文龍拜見。”
知縣目光嚴厲,言道:“李文龍,你無端休妻,身為讀書之人,知法犯法,該當何責?”李文龍答辯:“回稟大人,休妻實有緣由,並非無故。她觸犯了七出之條。”知縣追問:“有何證據?”李文龍答:“回大人,某日歸家,於後院方便時,聞後門有人呼妻名開門。待我急出,那人已逃,遺落袖中金墜環與情詩三首。繼而發現金鐲、小扇,故此休妻鄭氏。請大人過目此物及詩。”說罷,呈上墜環、鐲子、小扇及詩稿。
知縣覽畢,怒形於色:“你這刁民,先杖責二百!”李文龍辯解:“敢問大人,學生所犯何律,何至於此?”知縣冷言:“打後再告知。”此時僧人插言:“望大人寬恕,暫記其過,待後解釋。”知縣轉向李文龍:“你夫妻平素是否和睦?”
李文龍答:“和睦。”知縣又問:“汝妻往日是否賢良?”李文龍回:“確是賢淑。”知縣斥道:“若你妻本分,夫妻和睦,此事或有奸人作祟,離間爾等,可有深思?你親眼見證妻之不忠乎?”僧人建議:“大人可否令差役傳喚鄭氏、馬氏及那無賴,以明真相?”
知縣即命王雄、李豹速去傳喚。
話分兩頭,鄭氏自被舅母接回後,次日央求舅母調解,馬氏前往李家,卻被拒之門外且受辱。馬氏歸家述說,鄭氏悲痛欲絕,馬氏亦不再願涉入。早餐時分,一位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