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第1/2頁)
王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歷史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想要親近什麼人,如果能夠由他親邊的人入手,對他尊敬的人表現出同樣的,甚至更強的尊敬對他關心之人表現出更多的關心,往往會被引為同道,使人一見如故,由到奇效。
每當皇太后壽延之日,和伸會與侍衛們一起,親自抬著太后的風輦,乾隆看在眼裡,心中不由更加看重,欣賞和伸。
崇慶皇太后在乾隆六十七歲的時候,以八十六歲高齡崩逝,乾隆悲慟欲絕,當即剪髮,服白綢孝衣,在舍清齋為太后守孝,終日不思茶飯。後作詩一首記錄了太后故去之後的深切懷念:
遊歲黑甜何處鄉,從容掖輦祗如常。
孫曾侍宴到不代,歌舞行時娛一堂。
忽爾醒來餘寂寞,泛焉涕出切悲傷。
因思向日即真者,非夢原都是夢場。
和伸緊緊的抓住這一時機,表現出了太后故去,自己做為人臣的悲傷,與乾隆同誤用同悲,陪侍在乾隆身邊痛哭,把太后當成自己的母親哀悼。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判斷這其中有多少真誠的成分。然而,從以後乾隆對和伸的愈發寵信看來,這起碼大大增加了乾隆對他的好感和信任。
事事想到皇帝的前面
乾隆一生中曾因多次南巡,為民間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逸聞逸事,傳為佳話,可見,他是一位喜好暢遊山水,好大喜功的君主,可是,如果說乾隆南巡只是為了領略江南的湖光山色,倒也不是。江南各地素以物產富饒、人文鼎盛而名滿天下。經宋、明以來,朝廷屢次衣官南渡,若大一個中國的文化命脈得以在江南一隅延續不衰,江南計程車風一直勝過北方。清軍入關以後,所向披靡,唯有在江南受到了以書生文人為首的義軍的頑強抗爭。因此,才有了諸如&ldo;揚州十月&rdo;等慘不忍睹的屠城事件,後人有詩曰:&ldo;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頗擲處血斑斑。&rdo;清王朝的統治者們實是對江南的文人們傷透了腦筋,再加上清王朝自認秉承了傳統華夏文化,對文物鼎盛的江南也未免心存思憚,多次開設&ldo;博學鴻詞&rdo;等科,希望能夠安撫士人。所以,乾隆南巡乃是繼續清朝的政策,準確藉機籠絡人才和地方的豪強大戶,消彌反清情緒,營造滿漢一體的民族感情氛圍。
另外,自宋明以來&ldo;蘇杭熟、天下足&rdo;即已成為民謠,江浙一帶加上南巡必經的直隸,山東等省,全都是物產豐富的地方,是整個國家的糧倉,國家的命脈所在。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裡,農業生產發展與否直接決定了國家的安危,這些地方連年水患頻仍,乾隆要趁南巡的機會省視何道,摒除水患,發展農業。
這些道理,乾隆只是放在心中,並未向外人道及,和伸卻早已瞭解於胸了。所以,他總是力排眾議,屢屢勸乾隆南巡。乾隆於是就把南巡的事全部交給和伸辦理,並讓他扈駕南巡。
每次南巡,乾隆最擔心的是國庫中的銀子,他前四次南下,每次都花去了大約四十萬兩白銀,所以,當他又準備下江南的時候,就有一些官員出來力阻,理由即是國庫考慮,百姓疲羸,和伸最讓乾隆感到滿意的也是即在此。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80年)正月十二日,當乾隆以&ldo;觀民省方,勤求治理&rdo;的名義,開始第五次南巡的時候,內務府只需要出御駕的日常費用,其他的絕大部分開銷假,全交由和伸一人籌措和伸自然不會自己出這筆錢,他立刻傳令各省的督撫,鹽政、河督,命他們建造修葺行宮,抓緊時間建造龍舟,很快水路旱道俱已疏通,行宮園林也都建好了,各地的龍舟擺滿了運河,迤邐幾千艘。和伸自己未出一分一文,就假借皇上的威勢,將一切置辦妥當,博得龍顏大悅,全不顧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知道讚賞和伸精明能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