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商業版圖(一) (第1/3頁)
三朵蔚藍雲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禹天拿起另一份檔案,是申請組建天山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華港合資)的報告,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承擔南沙和三亞兩地的建築工程。
他批覆了同意,並給出兩點建議。
一是要重視工程監理和驗收部門的組建,建議從軍隊工程兵轉業人員中吸收人才填充;
二是招聘建築工人儘量考慮資源枯竭城市的下崗困難職工。
寫到這裡,禹天不禁想起往事
96年夏天,他去過北方一座因煤炭而興的城市,幾天的見聞帶給他很大的觸動。
凌晨,他和朋友從夜總會喝完酒出來路邊等車,看到晚上陪他們喝酒的一位小姐,坐上路邊等待男人的腳踏車走了
朋友說,小姐可能是下崗女工,最近發生多起搶劫陪酒女的案件,這是丈夫擔心妻子的安全
朋友還說,前幾天,街道上的一家糧店被盜了,丟了兩袋麵粉,循著痕跡找到一戶人家,進去一看,四口之家只有孩子吃麵條,大人喝面菜湯
一問,昨天家裡斷糧了,孩子說想吃麵條
警察啥也沒說,留下身上的錢走了。
第二天,全家人吃了一頓帶魚籽的河豚
生活區的路兩邊有許多小攤檔,購買者寥寥無幾。
他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蹲在地上,腳邊擺著一個瓷盆,裡邊大半盆的蒜泥拌茄子;
他問朋友,這些人為什麼不去南方或者別的地方找生計。
朋友說,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上有老下有小,或者,還有其他什麼不得已吧。
東北三省被稱為共和國的長子,是華夏最早、最大的工業製造和能源生產基地,為國家實現初步工業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進入八十年代,資源漸漸枯竭,技術裝置老化,管理觀念落伍僵化,發展乏力,積重難返。
勉強維持到九十年代,市場化大潮興起,企業紛紛倒閉,幾百萬職工下崗,面臨再就業的困境。
東北地區的狀況只是這時期華夏的一個縮影。
有人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有人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他想多創造一些就業機會,多幫助一些需要幫扶的下崗職工;
半導體相關的高新技術企業不適合東北地區,後世的產業佈局證明過的。
以前yy砸錢造汽車的心思,在慘淡的現實面前已成為了泡影;
他已經認識到現階段造車的艱難。
“汽車工業,是工業中的工業。”
這句話精準概括出了汽車產業的本質:
一輛質量達標的汽車,超過3萬個零部件,從材料力學到電子技術,每個部件都需要一整套供應鏈支援批次生產,所有供應鏈交織在一起,最終構成了一張複雜的生產體系網路;
這張網路上的每一個節點,都是對至少一門工業生產專案的考驗,工業化整體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整張網路的可靠度,以及整車的素質。
內燃機時代的汽車如此,新能源車時代的造車工業,同樣如此。
國內第一家汽車合資公司,魔都和德國大眾合資生產的桑塔納轎車,第一年零部件國產化率不到3,舉全國之力,3年後數字上升到30,還不包括底盤、發動機、變速箱這些核心部件。
國產化率上不去,是因為材料、機床、加工工藝等落後;
國產化零部件成本高,是因為合格率低,產能上不去;
組裝效率低,是因為過程管理不科學、不健全,返工多;
工人水平參差不齊,是因為技能培訓不足,質量管理體系缺失;
這些都是基礎工業水平整體落後的結果。
華夏自主生產的農用小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