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第1/2頁)
王東歌/索巴/寶花滿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位再不猶豫,揮筆在男子對面畫一女子,蹙眉哀慟,倚門悲嘯,聲動天宇。空中兩隻白鶴,盤旋迴顧,唳鳴淒淒,直似被女子的哀哭聲所撼。
末後一筆完成,整幅畫渾然一體,人境相托,主次有序,遠近高下全無阻滯之感,決計看不出是一樣一樣湊成的畫面。孫位又提筆書道:&ldo;將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遠兮路漫漫,攬衣不寐兮食忘餐。&rdo;正是商代陵牧子所作的《別鶴操》(引自晉&iddot;崔豹《古今注》)。
陵牧子娶妻五年而無子,父兄將為之改娶。其妻聞之,夜半而起,倚戶悲嘯。陵牧子聞之,愴然而悲,乃援琴而歌。《琴譜》曰:&ldo;琴曲有四大麴,《別鶴操》其一也。&rdo;
孫位此畫正與《別鶴操》意境相合,而無半點牽強。
三是先生先看題詩,又將畫作上下細看,越看越驚,越看越奇,不住搖頭嘆氣。
孫位見狀,心下暗忖:&ldo;怎麼,難道此畫不入三是先生的眼嗎?&rdo;
三是先生看罷回身,向孫位深揖一禮道:&ldo;先生乃不世高才,我三是先生現下連這個&l;是&r;字都不敢對先生說出,實在惶恐之至。今日得睹先生當面作畫,何止三生有幸。&rdo;
孫位見他突然對自己如此禮敬,倒覺不慣。拱手回禮道:&ldo;先生不必多禮過譽,在下孫遇承蒙三是先生青眼垂愛,才是三生有幸。&rdo;說罷哈哈大笑。
三是先生見孫位性情如此爽快,也哈哈笑道:&ldo;當世丹青名家,我從前只佩服孫位和張南本二位,今日得見先生,卻更勝二人。幸哉!快哉!今後我三是先生品畫,終於能說三個是了,哈哈哈!&rdo;
孫位與之同笑,心道:&ldo;不想我孫位的虛名還被這許多人瞧得起。&rdo;然不能告知三是先生自己便是孫位,心中不免歉然。
王之渙詩云:&ldo;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rdo;孫位甫上三樓,便覺視野開闊,四下無遮,嘉陵江水滾滾奔騰,不見頭尾。目之所極,水天一色,更無分際。孫位心中感慨道:&ldo;所謂天淵之別,當是侷限其中,目視短淺所致。若能置身遠處,放長眼光,天淵何曾有別?&rdo;
進得門來,兩位官吏模樣的中年人快步迎上,滿面堆笑,齊向孫位拱手作禮,一人說道:&ldo;恭喜,恭喜先生連過兩關。我二人奉命在此設關近一月,先生是第一位上到這三樓的,必是丹青聖手,筆墨高士。在下楊一忠,是刺史大人府上的總管。這位劉漱劉大人,是刺史府中的丹青舍人,乃當今翰林供奉常重胤常大人的門生。&rdo;
孫位心想:&ldo;看來這位刺史楊大人果真好畫,居然設了&l;丹青舍人&r;一職,想必是專門為這位劉漱所設。我在京城時見過常重胤,此人善畫人物,工筆精妙,這位劉漱既然是他的學生,想來也是工於人物了。&rdo;當下施禮道:&ldo;多謝楊總管和劉大人,在下孫遇,粗通墨彩,前面僥倖過得兩關,尚有餘悸,豈敢自居高明。常翰林妙工寫貌,劉大人列其門牆,必定是高徒出於名師了。&rdo;
劉漱淡淡一笑,說道:&ldo;不敢。不知孫先生師出何方高人?&rdo;
孫位笑道:&ldo;在下鄙陋,不敢辱沒恩師清名。況且他老人家既非權宦,亦非名士,不提也罷。&rdo;
劉漱哼了一聲,不再搭話。
楊一忠伸手側身道:&ldo;孫先生請就座。&rdo;隨即啪啪擊掌兩次,四面的門窗一時全被關上,只留下北面窗子。孫位這才發現,原來屋外四面四角有八名軍漢,一直站在屋外的環廊之上,適才因門窗大開,各人身處門窗之後,是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