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舜華猛地抬起頭,先是憎惡地剜了那人一眼,再帶著不安與希冀的目光望向帝后,希望陛下能直接駁了這個登徒子,再將他臭罵一頓。
齊越皺了皺眉,看向奧斯爾緩緩說道:“舜華公主是朕與皇后的愛女,瓦剌王此舉,怕是不妥。”
豈料那奧斯爾並不打算知難而退,反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小王聽聞,這舜華公主乃是大晟前朝懷章太子所出,後收養在陛下膝下。論血緣親疏,原算不得陛下親女,和眾多宗親貴女都是一樣的。臣自知不才,不敢覬覦陛下親女,所以才請求陛下,希望能將舜華公主下嫁於瓦剌。”
齊越沉默,此時若一味反駁其身份,倒恐傷了其他宗室的心,不利於朝廷安定。他不動聲色地瞥了皇后一眼,只見晏清禾說道,
“舜華公主已然有了婚約,不日即將完婚,怕是辜負了瓦剌王美意,還望瓦剌王另擇佳人。何況,瓦剌王既知昭君出塞的典故,便知曉昭君雖為一介宮女,但亦能擔兩國和平之使命,可見能力與否,不在身份高低。”
“哦?舜華公主已有婚約?”奧斯爾故作疑惑道,“小王可從未聽過此事。”
皇后亦是蹙眉,不得不向他解釋道,“昔年敬武太后與慶陽長公主在世時,已經許了長公主之子陳玄鈺為公主之婿,只待他今年返京,即可完婚。”
“可小王聽聞,以漢制之俗,必要三書六禮相聘,僅僅口頭之言,無憑無據,如何能當真?何況小王也知這陳玄玉將軍,他如今負傷在外,一時片刻怕是難以好全,更有病發身亡的風險在,又是罪臣之子出身,如何能配得上公主呢?”
“他又算是什麼人……”舜華氣憤地喃喃道,“要不是我從大相國寺的山頭把他撿回來,他早就像個乞丐一樣凍死了,早知道我就不該救他……”
奧斯爾彷彿是與舜華心有靈犀,接下來便說道,“不瞞陛下、娘娘,自當年舜華公主在大相國寺救下小王,小王心中便唯有公主一人,日思夜想,輾轉反側,眼中心裡全都是公主的風華絕代,救命之恩更是難以忘懷,必要以瓦剌全國之力相許,才能報答公主的救命之恩與陛下的賞識之情。
若是陛下肯將公主下嫁與小王,小王願已瓦剌全國之力,結兩國之歡心,穿漢服、改漢姓、習漢制、通漢婚,他年公主之子,就是我瓦剌後世之王,或漢化成功之際,改土歸流亦不在話下。”
齊越笑了,“如此說來,若朕不肯將舜華公主下嫁瓦剌,瓦剌王倒不肯與我大晟簽訂盟約了?”
群臣皆附和調笑,奧斯爾在一片調侃之聲中收起了笑意,嚴肅地說道,“陛下說笑了,無論公主是否下嫁,小王都希望有陛下冊封。然誠如陛下所想,瓦剌如今國力大傷,又唇亡齒寒,確實不能與大晟相比,但小王所給的好處,都是實實在在的。
瓦剌雖勢弱,然陛下豈不知兔子蹬鷹之理?昔日瓦剌韃靼與大晟不共戴天,致使歲歲邊疆皆遭劫掠,受苦者乃邊疆的將士與百姓;今兩國重歸於好,實乃百姓之所願,茶馬互市,更為利國利民之善舉,瓦剌改行漢制,是為求自足,於大晟亦有益處啊!還望陛下三思。”
齊越聽了奧斯爾的話,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他深知奧斯爾所言非虛,瓦剌的歸順對大晟確有諸多益處,往後收復漠北也可輕鬆許多;他也知,那奧斯爾年紀輕輕就如此老謀深算,並非是沉迷於兒女之情的人,求娶公主更是為了穩固自己的朝政所考慮。
若換做其他女子,齊越自可以爽快答應,可舜華到底不同,她是他大哥的遺腹子,更是他身邊那人的掌上明珠。
晏清禾看出了皇帝的為難,轉而看向舜華,問道,“舜華,你可願下嫁於瓦剌王?”
“兒臣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