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琢磨 (第1/2頁)
湖邊一尾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傑為了為何讀書而煩惱?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就晃了晃腦袋,又開始專注起課業來。
晏書這邊也在絞盡腦汁,為家裡的開支發愁。從今年起,家裡的夏秋兩節賦稅將會是一筆固定支出。今年年景好,那田賦自是交的起,若是有那麼一兩年年景不佳,那日子過得就緊張些。
晏書又在開始算賬。
今年的收入有賣花的錢,抄書的錢,賣糧賣雞鴨的錢,還有母親繡花的錢。
支出的有日常的生活嚼用,小弟書本以及筆墨紙的錢,硯臺用的是父親以前的舊硯臺沒有花錢,張氏的看病錢,週年祭祀請大師傅祈福的錢,夏秋納稅的錢,田裡僱工的錢,給學裡先生和族長家的買節禮的費用等。
今年只給家裡新置的五畝地,若是沒有新的進項,別說兩年後良田百畝了,說不得還要啃老本。
晏書不由的又想起前些日子花草行的掌櫃的話,雖然人家說的是大白話,可這兩日晏書在家裡仔細想了想,不過就是“物以稀為貴”罷了。
自己栽培的花草和盆景若是想要賣的高價,就得是稀罕物。可這需要花時間和心力去培育。譬如自己培育的羅漢松和老梅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那風雅之姿的。
如此,晏書就想著能不能在冬季裡培育出新鮮的菜蔬來。這一塊縣裡做的少,回本快,價格高。
想到做到,晏書先是將家中的書籍都查詢了一遍,多是四書五經,沒有涉及農業的書籍。
晏書不死心,又去書鋪子問了掌櫃的:“您這裡可有農書售賣?”
掌櫃的笑道:“江姑娘,您這可問倒我了。我這鋪子裡賣的最多的就是四書五經,還有就是列女傳,佛經等書籍。你想啊,這農書可多是京裡或州府裡專門負責這一塊的人看的,咱們這小縣城也沒有人買啊?說句實話,哪些書涉及到農耕我也不是很清楚。您想啊,我不過是個縣城裡書鋪子的掌櫃的而已。要不您進去自己翻翻,說不定在那個偏僻的角落放著呢?”
晏書一想也是,“多謝掌櫃的提醒。世上的書有成千上萬,哪些書籍涉及到農耕,我都不知道,可不就像是大海撈針一般?等我打聽清楚了,我再前來叨擾。”
掌櫃的笑笑:“這就對了,江姑娘。等您弄清楚了,若是我這裡暫時沒有賣的,我都想辦法去州府給您找來,如何?”
晏書連忙行了一個大禮:“多謝掌櫃的。”
回到家中,等書傑從學裡回來。晏書將他喊進屋裡,笑眯眯的對他說:“書傑,姐姐請您幫個忙,如何?”
書傑笑道:“姐姐,有什麼事情就說,何須一個‘求’字?”
晏書隨便謅了個理由:“你知道咱家現在大頭的出息都是來自於田地,可這農事我和你都不懂,我就想著趁著這幾日不忙,讀些農書。只是不知道涉及農事的書籍有哪些,你向學裡的先生請教一下唄。”
書傑撓撓頭道:“這個不屬於四書五經,先生會不會罵我不務正業啊?”
晏書一本正經的說道:“怎麼會呢?民以食為天,這可是大事。若是你先生罵你,你就將我剛才說的話告訴他。”
書傑也是多慮了,其實從京城到各路、到州府、再到縣城,各級官衙都很重視農事。因為這不僅僅涉及到民眾的生存問題,還涉及到一縣一州一路一國的賦稅,這可是大事。
從個人方面來說,一地的戶籍人口是否增加、田賦是否增加,極大影響到當地官員能否升遷,所以說可不就得重視農耕嗎?只是書傑年紀小,世事不夠練達,對這一塊不是很清楚罷了。
當書傑鼓足勇氣問縣學裡的先生有哪些書是關於農耕的時候,反被先生誇讚了。“江學子,你小小年紀就能想到農事的重要性,真是難能可貴。只是你年紀還小,我建議你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