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多達官顯貴和士子,知道我的畫蘭之才,便都爭相拜訪,求畫之人絡繹不絕……後來,我家中人見我聲名漸起,還時常接濟他們,便都沒了反對之言……”
看她一邊追憶往事,一邊講述,秦政點點頭,表示理解:“姑娘在此多少年了?”
“自我十三歲時開始便入了秦淮,如今已過了六年……可嘆時光易逝,我年已老。”
秦政啞然失笑:“你不過十幾歲而已,哪就老了。如果十九歲就算老,那二三十歲之人,就應當入土了……”
隨口說完這話,秦政就想到,她說的也不錯,古代人的平均年齡只有四十歲,十九歲夠得上人生過半了。
於是順著她的話道:“姑娘年已如此,可曾想過尋個歸宿?”
馬湘蘭默默垂頭,柔聲道:“我只是青樓歌女,不敢奢望能夠舉案齊眉,享天倫之樂,能與這滿室幽蘭相伴,平生足矣。”
看她說的認真,不似玩笑,秦政正色道:“姑娘不但愛蘭,品性也如蘭花一般高潔。只是這樣孤苦一生,未免也太淒涼,你應該有更好的人生。”
馬湘蘭抬起美眸,眼中的異彩不見,變得幽深哀怨,透出一股孤獨寂寞。她眼中湧出一絲感動,被秦政的話語觸動。
秦政抬頭與之對視,心頭猛地一顫,忽然意識到,剛剛那個眼泛光芒的馬湘蘭只是偽裝,此時的馬湘蘭,才是更接近真實的馬湘蘭。
一個終日待在繡樓中的文弱女子,跟楊玉環可是兩個人,絕難養成一個活潑天真的性格。
而細思馬湘蘭的人生,更加文弱和孤獨,才更符合她的性格。
一個花季少女,不但要獨自承擔生活重擔,還要面對來自家人的異樣眼光,面對來自世俗的壓力,還要應對各種文人,這個世界對女子又極不友好,她心裡的壓力該有多大?
從這樣的環境中走過來的女子,內心中絕難沒有晦暗、柔弱之處。
秦政明白她的不容易,但也並不是全然理解。他與她,畢竟是兩個世界的人。
但他也明白一件事,當一個人將自己全部的盡力投入到一件身外事時,那人的內心就是極為孤獨的。
馬湘蘭將自己置身於蘭花的世界中,將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了進去,渴望借蘭花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一些意義。
她越是痴迷於蘭花,就越凸顯出她內心的孤寂、空虛。
秦政心思電轉,還在琢磨馬湘蘭的心思,就聽她生如黃鸝道:“多謝公子關心。也有才子要娶湘蘭過門,但湘蘭不喜他們那浮華的生活,所以婉拒了。
“我生來命苦,享受不了富貴榮華。反倒是每日與蘭花相伴,讓我更踏實,更安心。每日看蘭,畫蘭,我便知足了。”
秦政沉吟道:“姑娘的心思我也明白一些,更熱衷清雅詩意的生活。但是,清雅詩意和孤苦壓抑,是兩回事。”
馬湘蘭聞言,美眸微動,心中掀起一陣漣漪,怯生生道:“公子的話,湘蘭記住了。”
“嗯。”秦政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
心想,馬湘蘭連夫婿都不敢找,現在還是處子,若說她內心深處沒有壓抑的情感,他是不信的。
正當豆蔻年華,情竇初開,她反倒表現出清冷之態,極不合情理。便是清雅如林黛玉,也還有一個賈寶玉這個心中魔障。
但凡喜作清冷詩書的青春女子,內心大多孤寂、悲苦、壓抑,更渴望理解、關懷。
放下茶杯,秦政看向馬湘蘭依舊有些觸動的面容,道:“姑娘給我畫一幅蘭花吧,我也觀摩觀摩。”
馬湘蘭默默應聲,緩緩起身,令人準備紙墨。幾個丫鬟應聲,在書房鋪紙研墨。
馬湘蘭微微屈身道了聲歉,邁著小碎步,裙裾飛揚地進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