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天,你需要知道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有多厲害!】
聞言,歷朝歷代所有人瞬間打起100%精神,特別是帝王與農業科學家們,重視程度不亞於普通老百姓。
水稻才是國家主要糧食。
“一提到雜交水稻,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袁隆平,他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
“被人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和世界糧食供給做出了傑出貢獻。”
“1964年袁隆平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66年袁隆平發表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成功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的研究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會上袁隆平正式宣佈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讓糧食畝產量開始了質的飛躍。”
“可能你並不知道,中國雜交水稻一直被西方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也因此獲得了來自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
“今天你要知道雜交水稻有多厲害?“
“什麼是雜交水稻?”
“自然生長繁殖的水稻大多是矮銼窮,少數抵抗病蟲和各種疾病且高產的植株,那簡直就是哦鶴立雞群的高富帥。”
“而農民僅僅能做的就是把高富帥的後代留下來,用作來年的種子,但這些高富帥的後代居然越長越挫。”
歷朝百姓附和點頭,雖然不知道高富帥是啥意思,但是好壞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後世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們有著共同的爹,屬於近親繁殖的產物,隨著一代又一代的性狀分離,各種隱藏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最終泯然眾人。”
帝王們:知道了,不用再提醒我們(心碎)
“雜交水稻的原理是……”
影片結束,諸天萬界眾人聽得意猶未盡,他們彷彿進入新世界大門,原來水稻還有雌雄之分嗎。
這也太神奇了吧!?
而早期古代的農業科學家們則是躍躍欲試,天幕都告訴答案如何做,剩下的只能靠他們自己研究。
他們不比後世科技發達,所以只能用時間和耐心去研究,啥都沒有的結果就是用最麻煩、原始的方法來。
在古代,落後不會捱打,但會一直落後。
【有唐以來唯一以軍功封侯的詩人高適,年近五十才漸入仕途,此後平步青雲,拜將封侯#歷史】
“從一介布衣再到拜將封侯,他是唐朝詩人中大器晚成的代表,也是有唐以來唯一以軍功封侯的詩人。”
二鳳今天別提有多高興了。他大唐真是人才輩出啊!武將封侯詩人從未有過,當真是有唐以來!
“與王昌齡、王之渙、岑參並稱為邊塞四詩人,他就是寫下: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渤海縣侯高適。”
“五十歲他窮困潦倒,仕途失意。五十歲後他平步青雲,拜將封侯。”
“短短十幾年就官至侯爵,《舊唐書》中曾寫道: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少年得志固然令人羨慕,但大器晚成更令人欽佩。”
“公元749年,高適終於得以進入仕途,被睢陽太守張九皋所薦舉,應有道科授封丘尉。”
“這是一個杜甫寧去看守兵器庫也不願做的小官。公元752年,高適終於迎來人生的轉折。”
“他被邊關將領所看中,進入其幕府並被任命為掌書記,從此高適一路高歌猛進。”
“公元756年,唐肅宗任命高適為淮南節度使,揚州大都督長史,率軍平定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