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斬黃巾首立功 (第2/2頁)
飛雷影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所有的精銳,到西南角迎戰。朱儁自己帶著兩千鐵騎,直接攻打東北角。
賊兵怕丟了宛城,趕緊放棄西南角,回去支援東北角。劉備從後面偷襲,把賊兵打得大敗,逃進了宛城。
朱儁分兵從四面圍攻宛城。城裡沒糧食了,韓忠派人出城投降。朱儁不同意。
劉備說:“以前高祖能得天下,那是因為他能招降納順;您為啥拒絕韓忠呢?”
朱儁說:“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以前秦朝和楚漢爭天下,亂得很,老百姓沒個固定的主子,所以招降賞附,能鼓勵人歸順。現在天下統一了,就黃巾軍造反;要是接受他們投降,沒法鼓勵人做好事。讓他們有利就搶,沒利就投降:這不是助長賊寇的威風嘛,可不是好主意。”
劉備說:“不接受賊寇投降是對的。現在四面圍攻宛城,賊寇想投降也沒門,肯定拼死抵抗。萬人一心,都難對付,何況城裡好幾萬拼命的人呢?不如把東南兩面的部隊撤了,只打西北。賊寇肯定會棄城跑,沒心思打仗,這樣就能抓住他們了。”
朱儁覺得有道理,就撤了東南兩面的部隊,集中攻打西北。
韓忠果然帶著部隊棄城逃跑。朱儁和劉備、關羽、張飛帶著三軍追擊,射死了韓忠,剩下的賊兵四散逃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正追著呢,趙弘、孫仲帶著賊兵來了,和朱儁打起來。朱儁一看趙弘勢力強大,帶著部隊先撤了。趙弘趁機又奪回了宛城。朱儁在離宛城十里的地方紮營。
正準備再打,忽然看到正東方向來了一隊人馬。帶頭的是個身材魁梧的將軍,額頭寬寬的,身體壯壯的;他是吳郡富春人,姓孫,名堅,字文臺,是孫武的後代。
孫堅十七歲的時候,跟他爹到錢塘,看到有十多個海賊在岸上分贓。孫堅跟他爹說:“這些賊能抓住。”於是他拿著刀衝上岸,大聲吆喝,假裝叫人。海賊以為官兵來了,全把財物扔了跑。孫堅追上去,殺了一個海賊。
打那以後,他在郡縣出了名,被推薦當校尉。後來,會稽的妖賊許昌造反,自稱“陽明皇帝”,聚了好幾萬人;孫堅和郡司馬招募了一千多勇士,聯合州郡的部隊打敗了他們,把許昌和他兒子許韶砍了。
刺史臧儁上表說他的功勞,讓他當鹽瀆丞,後來又讓他當盱眙丞、下邳丞。
現在看到黃巾軍造反,孫堅召集了鄉中的少年和商人,還有淮泗的精兵一千五百多人,過來幫忙。
朱儁高興壞了,讓孫堅攻打南門,劉備攻打北門,朱儁攻打西門,留著東門讓賊兵跑。
孫堅第一個爬上城牆,殺了二十多個賊兵,賊兵全亂套了。趙弘騎著馬,拿著槊,直衝向孫堅。
孫堅從城牆上跳下來,奪過趙弘的槊,刺中趙弘,把他打下馬;然後騎上趙弘的馬,在戰場上橫衝直撞。
孫仲帶著賊兵從北門突圍,正好碰上劉備,沒心思打仗,光想著跑。
劉備拉弓一箭,射中了孫仲,他從馬上掉下來。
朱儁的大軍隨後追殺,殺了好幾萬人,投降的數都數不過來。南陽這一路,十多個郡都被平定了。
:()三國演義白話詼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