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案首 (第1/2頁)
愛吃手工麥餃的天陽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少年自我介紹姓趙,名雙城,是前一個月跟著告老還鄉的祖父一起全家回了原籍丹陽的。 難怪他不認識我們…… 師兄弟三人不約而同交換了一個眼神,因為這種默契笑了起來。 不是許玥自誇,在丹陽,她也是頗有知名度的人,一半得益於馮師的身份,一半就要歸功於她這副容貌了。 其他兩人也不是無名之輩,一個是大商戶之子,一個是勵志的典範。 從貢院出來的路沒有多長,聊了幾句便就互相分開了。 一旬之後,最終榜單出現。 不出所有人的預料,許玥一舉奪魁,可稱案首,其後排著的便是夏雨,何順只是第四,不過也達成了他爹的要求,可以漲月銀了。 許玥發現,那日出言的少年趙雙城居然是第三名,年少驕傲有才,難怪如此。 略想一想,不過是無關之人,許玥轉頭將其拋之腦後。 既然都過了縣試,還有一個多月的府試就要準備起來了,府試比起縣試自然要難上許多,饒是三人縣試名次不錯,也不敢掉以輕心。 馮師看熱鬧不嫌事大,時不時和他們講一講,某年某月,某位學子因為種種原因,即使才華驚天,卻連個秀才也沒考上。 上一個故事,這位學子是因為在卷子上犯了格式,下一次,他就是因為一個字寫錯了。 再下次,可能是考前飲食過於油膩,直接拉虛脫了。 還有眼花看錯了題目、起晚了沒趕上貢院開門、帶去的筆墨出了問題沒有替換、抄寫草稿的時候太興奮把答紙撕破了…… 等等,沒有最倒黴,只有更搞笑。 三人每天像聽連續劇一樣,何順拍著胸脯道: “這個學子,前世莫不是掃把星君轉世吧,怎麼會這麼倒黴。” 馮意眯起眼睛,望著何順幽幽的嘆了一口氣道:“我怎麼收了你這麼個弟子,腦子不轉筋兒。” “何師兄,馮師的意思是讓我們不要去犯故事裡這個學子的錯誤,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倒黴的人。” 夏雨忍不住提醒,旁邊的許玥望了他一眼,眉目含笑,臉色也好看了許多,不是讓人一看,就覺得他壓力極大的樣子。 看來,縣試的順利終於給了這位擰巴師兄一點信心了。 挺不錯的,獨木不成林,在官場,單打獨鬥的臣子是活不下去的,沒人幫你。 許玥由衷的希望師門的每一個師兄弟都能前途遠大。 “原來是這個意思。”何順恍然大悟,他是真當故事聽了。 …… 許玥縣試奪魁,在縣城激起了一陣風浪,丹陽文風極盛,這位六歲案首剛開始引起了許多的質疑。 六歲啊! 可能還需要奶孃抱著吃飯的年紀,就能壓過那麼多比他大的學子,不瞭解的人第一反應就是質疑。 只不過,曾縣令早有預料,將許玥的文章早早貼了出去,放話: “自己學不如人,有何好說!” 眾學子去看文章,頓時自慚形穢,這篇八股字跡雋秀,思路清晰,氣象磅礴,他們是如何也說不出自己能比得上的。 有一位秀才還與親近的人感嘆自己也寫不出這樣的文章來。 許玥之名大盛,眾推以為丹陽神童。 那日的少年趙雙城這才得知,自己取笑的三人是何等假才,心下再三自省,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科場上有一不成文的潛規則,凡是縣試案首的學子,參加府試的時候,只要不當場毆打考官,一定能有一個名次。 這是為了同僚的面子,想想看,縣令選出來的一縣之首,最後去府試什麼都沒考中,這不是說他眼光有問題嘛。 也就是說,許玥一個童生的功名幾乎已經到手了。 馮意見小弟子一如既往的用功,和兩個師兄弟不相上下,時有比拼,還曾問過她為何不放鬆一二。 “一府之內,才子不知凡幾,總有人比我強的,弟子怎敢沾沾自喜。”許玥似有羞澀的一笑,又道: “我只能多加努力,不敢稍有懈怠。” 馮意瞭然,說的那麼謙虛,因為可能有人比你強,所以不敢懈怠—— 小弟子是想當府試的魁首! 馮意心花怒放,一點也不覺得許玥狂妄自大,反而更加欣賞小弟子。 說起狂,誰有曾經的馮意之狂? 橫壓江南一輩才子的事情不是誰都能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