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十面埋伏繪丹青 (第2/2頁)
那啥寫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薛江山快速的交換了一下眼神。
於是楊震昌抱拳說道,郡主殿下,實在不好意思,我有點內急,需要離開一會。說完便轉身離去,一個跳躍間便飛到了來時的小船上,然後再次抱拳,划船離去。事關重大,他要去天璣閣在平南城的據點發出訊息,稟報張書凡。
周懷玉沒有感到任何意外,又與薛江山對飲一杯,“你說你會丹青之術,為我作一幅畫像如何”。
“我也想領教領教郡主的琴藝”,薛江山說道。
於是周懷玉便讓侍女將桌上的酒水收拾乾淨,又取來了古琴,還為薛江山安排了另外一張桌椅,和筆墨。
周懷玉輕輕落座於琴前,她的手指輕撫琴絃,開始了她的演奏。她選擇的曲目是《十面埋伏》,一首古老而著名的琵琶曲,以其激烈、緊張的節奏和豐富的情感變化著稱。
周懷玉的指尖在琴絃上舞動,她的氣質在彈奏《十面埋伏》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溫婉如玉,詭計多端的她,此刻彷彿化身為一位久經沙場的戰神,琴音中充滿了戰鬥的激情與力量。
她的琴聲激烈而緊張,如同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奔騰,每一個音符都像是戰士的吶喊,每一次絃動都如同戰鼓的轟鳴。她的演奏技巧高超,將《十面埋伏》中的戰爭氛圍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彷彿置身於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
周懷玉的眼神堅定而銳利,她的身姿隨著琴聲的節奏而動,彷彿在指揮著一支無形的軍隊。她的演奏中蘊含著深深的情感,既有戰場上的英勇無畏,也有戰後的哀愁與沉思。
薛江山則在一旁靜靜地觀察,他的手中握著畫筆,眼神專注而深邃。隨著周懷玉的琴聲,他開始在紙上勾勒出周懷玉的輪廓。他的筆觸細膩而有力,每一筆都透露出他對細節的把握和對美的追求。
他的丹青技藝非凡,不僅捕捉了周懷玉的外貌特徵,更捕捉了她彈琴時的神態和情感。在他的筆下,周懷玉的形象栩栩如生,彷彿要從畫中走出。在他筆下週懷玉的形象栩栩如生,彷彿是一位女武神,既有著女性的柔美,又不失戰士的堅毅。
隨著周懷玉的琴聲漸漸平息,薛江山的畫作也接近完成。兩人的藝術創作在湖面上交織,形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面。周懷玉的琴藝和薛江山的丹青,都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周懷玉停止了演奏,她的目光轉向薛江山的畫作,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讚賞。
只見畫像中的空白處有幾句詩。
戰鼓聲聲動地來,琴音鏗鏘戰神歸。
紅妝不減英雄色,玉指輕揮敵膽摧。
十面埋伏誰與敵,一曲高歌震九霄。
畫中仙子今何在,丹青難繪是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