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非洲豬瘟的特點:
·特點之一:宿主涉及家豬、野豬和軟蜱。
保藏宿主——儲主
疣豬、叢林豬、巨型森林豬等非洲野豬;鈍緣(軟)蜱
終末宿主
家豬、歐亞野豬、北美野豬(wild boar, Feral Swine)即豬科豬屬家豬種的成員(Sus scrofa或稱 Susdomesticus)
傳染源:
攜帶病毒的軟蜱,特別是鈍緣軟蜱(儲存宿主)。
隱性感染的疣豬、非洲野豬、叢林豬(儲存宿主)。
感染的豬(家豬、歐亞野豬、美洲野豬)的分泌物,排洩物。
·特點之二:感染途徑和傳播方式多種多樣。
傳播方式:
直接接觸—密切接觸
間接接觸—汙染物
汙染的飼料(洩水、豬肉製品);
汙染的設施工具(車輛、人員裝備、注射(手術)器械);
軟蜱叮咬;
其他節肢動物的機械性傳播。
感染途徑:消化道、呼吸道、血液。
·特點之三:條件具備時易形成自然疫源地。
·特點之四:臨床診斷上易與古典豬瘟混淆。
臨床特徵與豬瘟極其相似:
淋巴器官、網狀內皮組織、腎臟、皮下廣泛出血,脾臟腫大,母豬流產。
注意:豬瘟免疫豬群出現類似急性豬瘟症狀時,應懷疑非洲豬瘟。
·發病率和死亡率:
發病率達到100%;
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易感動物;
死亡率因基因型毒力的不同而異;
範圍在5%~100%;
所有年齡的豬均易感;
亞急性的死亡率在30%~70%;
在野豬中也許表現為無症狀。
臨床症狀
潛伏期:
5~21天(直接接觸後),蜱蟲叮咬後<5天;研究表明豬隻在臨床症狀出現前2~4天可在扁桃體中檢測出ASFV,在1~4天可在口鼻拭子中檢出ASFV,而在血液中檢出ASFV的時間與出現臨床時間相近(Zsak et al.,2005;Guinat et al.2016)。病毒血症通常在感染後4-8天出現。
ASFV感染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
經過口、鼻和上呼吸道系統進入豬體,在扁桃體、下頜淋巴結和巨噬細胞中進行復制和增殖,透過淋巴和血液病毒迅速蔓延全身,4~8天出現病毒血症。
其他途徑叮咬、面板損傷、注射等,ASFV主要在單核吞噬細胞內進行復制。
導致出血性病變的原因尚未完全確定,凝血機制的嚴重破壞起主要作用,病毒從上呼吸道和含有血液的分泌物中排出。
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慢性型;最急性型-突然死亡。
·急性型:
高致病性潛伏期短死亡率100%亞急性型。
中等毒力可急性發病死亡率50%左右慢性型,
耐過動物轉為慢性帶毒,
症狀不明顯,病程2~5個月,
死亡率30%左右。
1、急性型
高熱、厭食、嗜睡、虛弱、趟臥;
體表面板髮紺出血、腹部耳部紅斑壞死;
出血(面板、鼻子);
腹瀉、便血;
嘔吐;
流產;
呼吸系統(呼吸困難、流鼻涕)
死亡(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