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免疫接種和藥物預防(4) (第2/2頁)
望月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具有抗原性,刺激機體產生抗生素抗體,造成過敏反應,嚴重者可引起休克、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嚴重症狀。
呋喃類引起人體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反應和過敏反應,表現在以周圍神經炎、發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特徵的過敏反應。
磺胺類藥物的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炎、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和藥熱。
青黴素引起的變態反應,輕者表現為接觸性皮炎和面板反應,嚴重者表現為致死性過敏性休克。
動物在經常反覆接觸某一種抗菌藥物後,其體內的敏感菌株將受到選擇性地抑制,細菌產生耐藥性,使耐藥菌株大量繁殖,使疾病治療變得困難。
人體經常食用含藥物殘留的動物性食品,動物體內的耐藥菌株可傳播給人體,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就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延誤正常的治療。
人類長期食用低劑量的抗生素能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的出現,也能引起大腸桿菌耐藥菌株的產生。
世界上一些地區的沙門菌、腸道球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病菌已經產生抗藥性。
人與人、動物與動物、動物與人之間的細菌存在著耐藥基因的傳遞。
由於耐藥菌株很容易在動物與動物、動物與人之間轉移,從正在或曾與抗生素接觸的人中均可發現大量耐藥質粒。
迄今為止,具有耐藥性的微生物透過動物性食品轉移到人體內並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對磺胺類藥物敏感的細菌在動物體內外均能產生耐藥性,而且當其對一種磺胺藥物產生耐藥性後,對其他磺胺藥物也會產生交叉耐藥性(但耐磺胺的細菌對其他抗菌藥物仍然敏感)。
由於耐藥菌株的不斷出現,人類不得不持續進行抗菌藥物的更新換代。
在這場人與細菌的“賽跑”中,細菌總是處於“領先地位”,因為人們研製、開發新藥物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細菌產生耐藥性的速度。
所以,為防止病菌透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在疫病防控中應儘量少使用抗生素。所有抗菌藥物應先用於人類,再用於伴侶動物,最後用於食用動物。
獸藥殘留對人類的另一危害是引起體內正常菌群失調。
在正常條件下,人體腸道內的菌群與人體相互適應,如某些菌群能抑制其他菌群的過度繁殖,某些菌群能合成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以供機體使用。
藥物殘留(食品中長期或超量含有抗菌藥物)會使這種平衡發生紊亂,導致一些有益菌死亡,使菌群的平衡失調,從而引起長期的腹瀉或維生素缺乏等反應,對人體造成危害。
除以上影響外,獸藥殘留還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作用。
另外,藥物殘留對環境也有影響。
藥物進入動物機體後以原形或代謝產物形式隨類、尿等排洩物排出。殘留的藥物在環境中仍具有活性,會對土壤微生物及昆蟲等造成影響。
據報道,在用動物排洩物施肥的土壤中檢查到了金黴素的殘留。
我國在50年前殺蝗蟲所使用的ddt,至今還殘留在土壤內。兔子食用在這種土壤上生長的小麥,從其肉中可檢出ddt。
近年來,人類的腫瘤發生率不斷升高,人們懷疑與環境汙染及動物食品藥殘有關。
雌激素、硝基呋喃類、砷製劑等都已證明有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當人們長期食用含有“三致”作用的食品時,這些殘留物會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