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24) (第3/3頁)
望月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大亞單位結合細胞受體,小亞單位發揮毒性作用,可引起神經興奮性異常增高和骨骼肌痙攣。
(2)破傷風溶血素: 不耐熱,對氧敏感,可溶解馬及家兔紅細胞,其作用可被相應抗體血清中和,與破傷風梭菌的致病性無關。
2破傷風梭菌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用它製成類毒素,能產生堅強的免疫,非常有效地預防本病的發生。
3在自然情況下,本菌可感染很多動物
馬屬動物的易感性最高
其次是牛、羊、豬、犬、貓間或發病
禽類和冷血動物不敏感
4幼齡動物比成年動物更敏感。實驗動物中家兔小鼠、大鼠、豚鼠和猴對破傷風痙攣毒素易感。
5人易感
3.微生物學診斷
1破傷風臨床症狀特徵,一般不需微生物學診斷。
2如有特殊需要,可採取進行毒素檢查,其方法為小鼠尾根皮下注射 0.5~1.0ml 觀察 24h,是否出現尾部和腿強直或全身肌肉痙攣等症狀,且不久死亡。
3進一步還可用破傷風抗毒素血清,進行毒素保護試驗。
4.免疫防治
1主動免疫預防可用明礬沉澱破傷風類毒素,注射後 1 個月產生免疫力,免疫期 1 年。若第 2 年再注射 1 次,則免疫力可持續 4 年。
2破傷風抗毒素血清可用於緊急預防(例如發生嚴重創傷時或進行大手術之前)及破傷風治療,效果不錯。此被動免疫力產生迅速,但僅能維持 14~2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