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29) (第3/3頁)
望月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沙保培養基上 25~28c培養數日至數週,觀察菌落特徵。
2必要時做小培養,於鏡下觀察菌絲、孢子特徵進行鑑定。
8.防治原則
1真菌感染尚無特異預防,主要注意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
2碘化物治療孢子絲菌病、毛黴菌病有一定療效。
3制黴素、灰黃黴素、克黴唑(三苯甲黴唑)等外用或內服對癬症和白色念珠菌病有較好療效。
4近年報道5-氟胞嘧啶(5-Fc)治療單細胞真菌感染療效顯著。
5二性黴素 b 可用於深部全身真菌感染。
第二節 病原真菌
思考:能夠產生什麼毒素、導致什麼問題?
感染性病原真菌——組織胞漿菌屬、念珠菌屬
中毒性病原真菌——青黴菌屬、鐮刀菌屬、麴黴菌屬
感染性病原真菌
(1)組織胞漿菌屬
1本屬為典型雙相型真菌,在組織中呈酵母樣細胞,室溫培養時形成菌絲體。
2重要的致病菌
莢膜組織胞漿菌
假皮疽組織胞漿菌
(2)念珠菌屬
1該菌屬半知菌綱的酵母菌。該屬成員多,僅白色念珠菌是常見的病原,致人和動物念珠菌病。
2白色念珠菌存在於人和動物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機會致病菌。
3患念珠菌病動物多在消化道黏膜形成乳白色偽膜斑壞死物,主要侵害家禽,特別是雛雞。
4牛、豬、犬和齧齒動物也可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