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由檢、周延儒急令關遼一線小心戒備,著力打探韃子動向。
至於靖**團、薊遼軍團是否調回,朱由檢和周延儒則猶豫不決,既怕韃子攻破防線,又擔心失了朝廷的臉面。
皇太極在明廷中自有眼線,當他得知楊一仁上了奏章後,立即偃旗息鼓,退兵返回瀋陽。
朱由檢和周延儒知悉後,鬆了一大口氣。
人總是習慣於好了傷疤忘了痛,朱由檢在周延儒的誘導之下,居然懷疑韃子與荊州相互勾結,合夥唱了一出雙簧戲,目的就在於讓朝廷調回靖國、薊遼軍團。
周延儒比朱由檢清醒得多,打死他,他也不願意相信荊州會與韃子勾結。之所以誤導朱由檢,無非就是為了自己的位置而已。
周延儒憑藉著與林純鴻對抗的態度上位,只要朱由檢覺得不宜與林純鴻對抗,他的政治生命就走到了盡頭。
所以,不惜一切代價鼓動朱由檢對抗林純鴻,就成了周延儒不二的選擇。對抗林純鴻,也使得他在舊官紳中擁有崇高的人望,一旦他學著楊嗣昌容忍林純鴻,他就失去了政治支持者。
時至今日,周延儒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周延儒、吳昌時、董廷獻沆瀣一氣,開始從邊關、舊官紳兩處入手,琢磨著算計林純鴻一道,改變前段時間的頹勢。
章節目錄 第六百八十七章 搜刮商賈
周延儒將靖**團及薊遼軍團調至南方,朝廷內部不是沒有反對聲音,跳得最高的非洪承疇莫屬。
洪承疇率兵作戰十多年,對實力的敏感性遠遠勝過朱由檢和周延儒。他認為,朝廷想要在軍事上對抗林純鴻,勝率幾近於零。朝廷要想延續,唯有分一部分權力給林純鴻,利用大義名分限制住他,然後勵精圖治,整軍備武,以待局勢劇變。
這個思路,與楊嗣昌差不多。
楊嗣昌提出整編軍團的方略,深合洪承疇的口味。洪承疇本就欣賞林純鴻的治軍理念和建軍模式,於是,他雷厲風行,抽取陝兵精華,又透過各種手段從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處謀得數名良將,耗盡心血組建了薊遼軍團。
哪想到,薊遼軍團組建之後,還未歷一戰,就被朱由檢一紙調令調到南方。
靖**團出自京營體系,洪承疇想管,也管不上。可是,薊遼軍團是他的心頭肉,是他半輩子沙場的精華,豈能隨周延儒隨意折騰?
但是,朝廷有令,洪承疇不得不遵從。他一方面令曹變姣緩緩往南挪,另一方面,他又不停地上書朝廷,極言薊遼一線兵力空虛,恐被韃子所乘。
洪承疇做了大半輩子的官,豈會不知此舉犯了周延儒的大忌?不過,洪承疇現在也顧不上這點了。畢竟,得罪了周延儒,周延儒充其量就是下下絆子而已,但是,只要一個韃子兵出現在京師周邊,他就有掉腦袋的可能。
袁元素、盧建鬥殷鑑不遠,洪承疇頭腦清醒得很。
韃子入侵,並非不可能。往年,荊州軍在北方部署了重兵,還在旅順堡放置了一個軍團,韃子當然不敢輕舉妄動,可是現在,韃子只需要派出兩支偏師牽制住武衛軍團及旅順堡的一個軍,就有足夠的時間攻打薊遼一線。
屆時,禁衛軍團、關遼兵被宣大防線、關遼防線牽扯,直面韃子正面壓力的,只有薊遼一線。
薊遼一線精華被抽調至南方,僅靠唐通、白廣恩這兩個夯貨,如何能防得住?
洪承疇想來想去,又去書遼東巡撫方一藻及宣大總督王繼謨,試圖說服他們一同上書。
初,方一藻巡撫遼東,吳三桂著力巴結,拜入他的門下。方一藻剛開始時還頤指氣使,不可一世,後來被吳三桂、祖大壽擺了幾道後,徹底認識到,若不與吳、祖武將世家搞好關係,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