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頁 (第1/2頁)
九個栗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就各位後,趁著天色尚早,他們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整個工程,人工島部分是建得最早,也是最快的。
東西人工島建成之後,應軒也得以抽出時間,來協助橋樑的建設。
整個技術團隊,分成了幾個小組,哪裡需要哪裡搬。
他們對數字極為敏感,對尺寸方位把握極為精準。
這樣的人才,哪裡都是需要的。
而陸子安,則一頭紮在了沉管工程段。
很多時候,他會坐在辦公室裡,對每一節的數字進行預估和計算。
大量繁重的工作,於他而言,不是折磨,而是甘之如怡。
當然,他也不是萬能的,有時候他也會需要查查資料。
每當這種時刻,他都是當作休閒,一邊看書,一邊會和曼曼影片或者打電話。
沈曼歌在跟他影片的時候,偶爾也會瞥一兩眼他看的書。
那些晦澀的數字,只瞅一眼,她都感覺眼暈。
每當這個時候,她就不由得感嘆:「還好我媽當初許的願,是希望我做設計,而不是希望我做會計。」
陸子安笑了笑:「怎麼呢?怎麼突然有這種感慨。」
「很顯然。」沈曼歌攤手,一臉無奈:「我看到這些數字都頭疼,如果我是會計,我想,我早就撞牆了。」
真是,太佩服一輩子跟數字打交道的人了。
「你也要接觸數字的。」陸子安挑挑眉:「我觀察過,你對尺寸的把握也挺不錯的。」
基本上一個人站她面前,她只需要略微掃幾眼,便能預估出三圍什麼的……
以至於鄒凱總是嘆惜說這技能點,完全點歪了……
「那不一樣。」沈曼歌笑眯眯地擺擺手:「我大部分時間,還是和數字很友好滴!」
陸子安:你高興就好……
有了e15沉管的深刻教訓,所有人都長了記性。
在後續沉管的安裝裡,他們也更加認真和仔細。
雖然中間多有波折,但到底還是有驚無險。
隨著一節節沉管的對接成功,所有人都感覺勝利在望,神色都輕鬆了些。
唯有蘇林二位總工,始終不敢暢快地笑。
因為他們心裡非常清楚,目前雖然一切順利,但最後、最難的關卡,卻也在逐漸逼近。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下海,也未必就容易。
首節沉管很艱難,但是末段沉管對接更難。
連他們都如此焦慮,身處其位的陸子安,壓力則更大。
當安裝完第30節沉管以後,他甚至已經不回宿舍了。
終日呆在辦公室裡,彷彿要跟這些資料死磕到底。
有人甚至看到,他已經在製作最後一節沉管的模型。
不,不僅僅是模型。
他彷彿是在將海底的情境完整地搬到會議室裡頭,為了資料準確,他還親自去海底探過幾回。
塢裡緊鑼密鼓地製作著沉管,陸子安的進度也越來越快。
那個模型,初時還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不過數日,這個模型,便已經開始進入除錯階段。
每一天,都有新的驚喜。
他這種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也給了許多人以幹勁。
這一次,他們反覆測試,所有人開了一次又一次會議。
不僅將這模型看明白,也吃透了。
直到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步驟,研究到所有人閉著眼睛都能透過的情況下,陸子安才微一頷首:「可以開始了。」
這是e30管節。
也是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後一節巨型沉管。
e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