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老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楔子
融州,位處西南,不鄰大川也無大澤,卻是王朝西南重地。通往城外的石板路上每天來往的人流車隊,或人背或馬馱或車載,好不熱鬧。城外的運河上舟楫往來不斷:剛離岸的在和送行的人作別,船尾的舵手,早已把擦汗長巾搭在脖子上;要靠岸的正在見縫插針的,搶佔剛剛空出來的船位。
這些來來往往的車船人馬,都在運送同一種東西,一種一日三餐還是兩餐,都難以離開的東西-----鹽巴。無論是三伏天還,是三九四九天都不例外,只是一年中伏天的午時和未時,路上與河邊無啥人影外。其他時辰,這兒以鹽為生的人們,就沒有歇下來的時候。
融州是蜀江南北兩道,周邊數十州府上千萬人,日常生活所需鹽的核心產地,可以想象,這裡的重要及繁華了。白花花的是鹽,又被稱為可食用的銀子。融州鹽質優量大,一直是歷朝歷代重要的賦稅來源,也乃兵家必爭之地。來這兒主管鹽事的官員。無一不是戶部尚書的心腹、皇室沾親帶故的外戚或功臣,即使有些例外的,都在這猶如金山銀山壘砌的州城,待不長久。無論在這裡待的時間長與短,哪一個都是高高興興的來,意猶未盡的走。
據聞前朝有一鹽官,任滿後高升後都不願意挪窩,故意在騎馬時摔斷自己的大腿,上折懇請,在融州養好傷後再赴任。此人又動用自己的關係和銀子疏通上面,硬是死乞白賴的在融州多待了兩年。把候任的那位氣得不行,還沒到任就被另做他用了。
進融州城 入鹽監府
今天,正是一年中最熱的中伏時節,毒辣辣的太陽不但曬得人發矇,還晃眼睛。運河裡的烏篷船,挨挨擠擠的停著,擠得連水面都看不到了,那些船好像停在地裡似的。岸邊柳樹上的知了,早已叫得聲嘶力竭了。那些平日的走街串巷的野狗,也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樹上的柳葉背,都泛著白光,岸邊的野草也耷拉著腦袋。
在離烏篷船隊,不過三四十丈的河中間,有一道不到十丈的短堤,把碼頭分成了兩個部分。在短堤的另一邊,有三十多個長短不一,伸到河中的木製棧橋。這就是融州城裡面。達官富人們的專用碼頭了。碼頭的船位上,有一大半是空著的,在岸邊最大的柳樹下,左邊有一排專供大官富人,臨時歇腳的房子。位置最好的右邊那幾間,則是碼頭管事的公房。只要進港的船,抬頭就可以看到大柳樹與這一排建築。房內鄰窗之人,哪怕是坐著只要直起脖子,就可以把碼頭的情況看個七七八八。
在大柳樹左邊的一間屋子裡面,聚著一群人。看樣子有管家、有轎伕還有跟班,約有十多個,一看就是來接人的。雖是在室內,一個個的都汗流浹背。碩大的蒲扇搖,得嘩嘩直響;解暑的茶水,更是喝了一壺又一壺。
一個把褲子捲起來,穿草鞋的中年漢子,扭頭向河面看了看,扯著嗓門對那個管家模樣的人說:“我說曾管家,這來的是何方神聖啊?我們這樣大張旗鼓的,都等了兩天了。”
“鍾小滿,就你事兒多。讓你等你就等,大人不說來的是哪個,我還敢問?懂不懂規矩?啊?”曾管家神色不悅的道。
“天這麼熱,乾等起好球老火嘛。”鍾小滿,嘀嘀咕咕的回答。
“熱?我不熱喲?我沒有在這裡?你龜兒子!有本事,倒是去青城山搖蒲扇?”(注:青城山搖蒲扇——青城乃蜀中名山和避暑勝地,成都府周邊州府的,官員及富商在青城前後山,置有別業以供家人消夏。蒲扇在這兒,主要是用來驅蚊而已。)
“就是,就是。管家大人,不是陪著大夥兒,一起曬太陽嘛。”
“小滿,你少說兩句。”
“快給管家,倒杯水。”
“管家,小滿。沒有其他意思……”
“小滿……”
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