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23 (第1/3頁)
弱水千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防盜章之水哥帶你學論語,察看正文請登入。
4.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4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4.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4.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4.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4.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4.20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8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2.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篇第三論語目錄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3.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