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拍攝開始了。
本來對崑崙影業公司持敵對態度的反對分子,大肆侮辱《一江春水向東流》劇組,並貼出了一幅詛咒的對聯:
上聯是:八千里路無路可走
下聯是:一江春水無水可流
橫批是:山窮水盡
然而,敵人的詛咒,只能激起同仁們無比的義憤與一往無前的志氣,他們克服著種種困難,用自己的思想情感、心血和汗水,終於匯成了滾滾東去的&ldo;一江春水&rdo;。
又誰料,影片拍成了,當局檢查機關又不予透過,不準上映。怎麼辦呢?鄭君裡想了一條妙計,給國民黨檢查官送去&ldo;一束鮮花&r;&rdo;,花中裝的是幾塊金錶,於是,此片很快就被透過發行了。
白楊、鄭君裡等人高興得蹦跳歡呼,喜淚橫流。高興之餘,細細想來,這次&ldo;檢查&rdo;透過之事,不正是影片本身揭露當局荒淫腐敗的又一佐證嘛!
《一江春水向東流》立即在黎明之前的神州大地上,如精神原子彈一般炸響了!迅即在廣大民眾中引起了廣泛、強烈的共鳴。&ldo;成千萬的人引領翹望,成千萬的人踩進了影院大門&rdo;,&ldo;每次放映,電影院內出現一片飲泣之聲,觀眾的眼睛哭得紅紅的。&rdo;
各報評論文章蜂起,稱&ldo;它標示了國產電影的前進道路&rdo;,使&ldo;我們為國產電影感到驕傲&rdo;。
當時在香港的夏衍和文藝界的其他朋友,也曾聯名寫信給蔡楚生及全體創作人員,深有感慨道:
&ldo;要是中國有更多一點的自由,要是中國有更好一些的裝置,我們相信你們的成就必然會十倍百倍於今天,但,同時也就因為你們能在這樣的束縛之下產生這樣偉大的作品,我們就更想念起你們的勞苦,更感覺到這部影片的成功。&rdo;
這是部極其成功的影片,從1947年10月到1948年1月初,連續放映三個多月,觀眾達七十一萬二千八百七十四人次,在電影史上創造了電影賣座最高的紀錄。
白楊在銀幕形象的創造上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正如《中國電影發展史》上所述:
影片的表演藝術也有突出的成就,白楊扮演的素芬,演得真實樸素,成功地創造了這個具有中國婦女傳統美德的優美形象,有真摯的內心感受和體現。
富有魅力的傑作有著經久不衰的生命力。三十四年後,即到了1981年,白楊出訪美國,在舊金山舉力。的&ldo;中國電影回顧展&rdo;上放映了《一江春水向東流》,依舊盛況空前。《太平洋周報》稱此片&ldo;是一部最受歡迎,最賺人熱淚的影片,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作品&rdo;。
在舊金山,有座華僑創辦的&ldo;世界戲院&rdo;,1949年落成時,開幕式中首映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到了1985年,在&ldo;世界戲院&rdo;重建落成典禮的開幕式上,又重映了《一江春水向東流》。
許多華僑遠道趕來,連著觀看《一江春水向東流》,並常久地等候在影院門口,見到白楊,異常激動地說:&ldo;影片深深打動人心,激發了華僑對祖國的熱愛。&rdo;
白楊的名字及其銀幕形象,隨著&ldo;一江春水&rdo;,從國內流到國外,從中國流向世界,一直流了數十年,還將經久不衰地流傳下去。
然而,當初,正當《一江春水向東流》轟動中外影壇時,白楊並沒有被成功的鑼鼓聲所陶醉,她又在忙著進行新片的攝製工作。
二十七歲的白楊,以不可遏止的創作激情,在黎明前的銀壇上縱橫馳騁,左右捭闔。《還鄉日記》與《乘龍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