訁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週後。
把脈機器人終於到了。
只不過這個機器人的樣貌並不是以人的結構來設計的。
所謂的把脈,也不是讓機器人伸出幾根手指頭去摁患者的寸關尺。
那種設計,是絕對不可能測得準的。
這個把脈機器人就是一個圓筒狀。
上端是個顯示屏加攝像頭,腹中有兩個缺口,是給患者放置雙手的,很顯然,這裡才是把脈的地方。
這兩個地方與其說是把脈,倒不如說是掃描脈象。
中醫將人體脈象分為了二十八種,ai學習之後,也是可以區分這些細節了。
掃描出患者脈象後,顯示屏上的攝像頭會拍攝患者的面部色澤,以及引導患者伸出舌頭,拍下舌象。
同時,顯示屏還會語音問患者一些問題,獲取患者的回答後,進行全方位分析。
陸九等一眾醫生花了足足兩天的時間來測試這個把脈機器人。
得出來的結論就是,判斷患者目前的身體狀況是健康還是需要就診,僅就用作體檢的話,問題不大。
這臺把脈機器人已經能夠綜合圖象、脈象、問答,從而有一個大致的判斷,儘管有些細節還不夠,但是對比一些剛入行的新手醫生來說,它已經不遑多讓了,這個效果顯然已經初步達到了陸九等人的預期。
毫無疑問,這應該是ai進步之後,算力大幅度提升,從而實現的一項偉大的技術。
讓ai治病或許很困難,但讓ai判斷一個人是健康還是不健康,其實利用大資料完全可以做到。
因為病有千千萬,但健康的人,狀態都大差不差。
而這臺把脈機器人的速度,也並不慢。
因為掃描脈象的同時,它就可以做到拍照,拍完照片後就會第一時間問問題。
它所問的問題也很簡單,就是陸九所說的健康六大標準。
當然,在這六大標準之上,把脈機器人也會展開分析,比如患者如果自述大便不好的話,它也會問是幹是稀,什麼顏色,粘不粘馬桶之類的。
這一系列的問題問完,最終出結果也只需要一秒鐘。
也就是說,一個人站在把脈機器人面前,想要確定自己的健康問題,平均八分鐘內就能解決。
可能會比專業的醫生慢,但這玩意勝在不消耗精力。
只要管夠電,它可以二十四小時執行。
同時,這玩意還可以量產。
以華夏的生產力,只要這玩意水平足夠了,那麼頃刻間就能給你造出幾百上千臺。
“院長,這玩意今後就留在咱們醫院了嗎?”
會議大廳,眾人圍著把脈機器人,都紛紛感嘆科技進步後,帶給大家的震撼。
至於焦慮嘛,暫時還談不上。
因為但凡學過中醫的都明白,這一行是科技永遠也取代不了的。
它能取代的,只是一些水平不夠,堪堪入門的醫生。
比如,連把脈都把不清楚的中醫。
真正能治病的中醫,ai就算再發展幾百上千年也做不到。
因為生命科學,首先得是生命。
ai再怎麼先進,也只是死物。
就算它能具備科幻中的智慧,也一樣辦不到,很簡單,ai就跟死人一樣,缺那一口氣,它就算誕生了智慧,也無法理解什麼是氣,這不是知識和認知的問題,而是感受。
中醫研究的是活人,這就是本質區別!
當然,ai發達後,能取代的,可能會是手術。
西醫所擅長的手術,恐怕在未來,真有可能被ai取代。
“嗯,暫時放在咱們醫院進行大資料檢驗,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