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不是和陸二太太吵鬧起來,怕人出去告她不孝,陸大奶奶根本就懶得和這些人說話。
夏蟲不可語冰。
她們根本說不到一起去。
陸大奶奶回到自個屋子裡。
“今個邸報在哪?”
邸報是朝廷的訊息,上頭有當今皇帝的諭旨、最新發生的國家大事和政令等。
當然都是好的訊息多,壞的訊息少。即便是壞的訊息也是實在是遮掩不了,才輕描淡寫提那麼一筆。
但把所有的邸報連起來看,再加上街頭巷口的一些傳言,就能拼拼湊湊出部分的真相。
陸大奶奶這麼些年來一直在收集邸報。
她看了今天的邸報上寫著。
“遼東大捷,匪患潰不成軍。”
“川陝風調雨順、政通人和,偶有匪寇出沒。”
陸大奶奶一個字一個字研讀。
說是大捷,但沒有說斬首匪患多少人。
而且川陝還是有匪患,那就不可能是政通人和。至於是不是風調雨順,那也只有當地的老百姓才知道了。
陸大奶奶放下邸報心情沉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從前邸報的內容五花八門,說什麼都有。
但這兩年一般都是著重說遼東或者是川陝。
而且都在反反覆覆強調朝廷一直是佔於上風。
朝廷和南方的惠宗皇帝打了那麼多年,誰也滅不了誰,一直僵持著。
邸報後來都不提他們了。
和現在對比,邸報上說的遼東和川陝情況是不是不太對頭?
陸大奶奶吩咐。
“去莊子上看看,順帶看看到京郊來乞討的人大多是哪裡來的。”
一個地方發生戰亂,那麼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就會流離失所。
而京城乃至行宮附近都是戒備森嚴。
就算是有流民,也到不了貴人的跟前。
所以就算他們千辛萬苦來京城想討口飯吃,最多也只能來到京郊。
所以只要看看京郊哪裡來的流民數量最多,就大體能知道哪個地方是最亂的。
這兩年從遼東來的流民數量是變少的。
但從川陝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只有親歷者才能說清楚他們經歷的事情。
問了流民才能知道他們離開的地方的樣子。
朝廷的邸報花團錦簇,一般來說,實際情況要比邸報上寫的要糟糕更多。
大多數人祖祖輩輩都在家鄉,以種田為業,離不開自己的土地、住宅。
而且出行十分不便,是需要路引的。
所以一般人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
但現在他們卻走了,只能說明一件事,就是他們的家鄉實在待不下去了。
這可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