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頁 (第1/2頁)
雲風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溫小姐不計較得失的投入大筆的金錢去支撐自己的事業和喜好,那些說是事業都有點不太合適,喜好更恰當。錢是慫人膽這句話很有道理,有道理到溫庭筠都想不到什麼時候她買東西從來不在意價格了。
比如誰都說溫庭筠是瘋了才會一直投入《runng an》,後來賺錢了,賺的很多,讓瘋了的溫庭筠成為點金聖手,但回顧最初,溫庭筠壓根沒想過《runng an》虧損過大要怎麼辦,她不用在乎那些,喜歡就行,專案確實很有意思不是麼。至於《十字路口》、《遇見》等專案就更不用說了,製作費是敞開的,上限從來沒被考慮過。
因為,溫小姐喜歡,溫小姐認為那有意義,溫小姐想要做。
溫庭筠這樣的製作人,圈內連一個都沒有,不在乎錢的製作人?不在乎是否賺錢的公司社長?怎麼可能有。但就是有了,有了溫小姐,有了溫公主,有了溫庭筠,有了她的善。
溫庭筠在思考那半徑千米的地皮,溫庭筠也在思考,如果她剝離了溫家,還剩什麼。
現在的公司算她的嗎?算吧,但她和李莉娜應該合作不下去了。李莉娜一直安安分分的管理公司,賺著她覺得也就能說得過去的營收,根本原因是她不能反抗家族。剝離溫家身份的溫庭筠,同樣不可能再跟李家玩。家族的管轄一旦沒了,李莉娜架空她都不用兩個月,不過李莉娜說不定懶得麻煩,看不上這些錢,直接撂挑子不幹也說不定。
沒了李莉娜,爸爸準備的上市的團隊也會撤出,目前公司需要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隊,溫庭筠估計年內都做不到,這點她很有自知之明。那麼團隊就要外聘,外聘的團隊用情誼是留不住人的,只能談錢。公司現在出得起錢,但未來是否出得起不好說。沒有永遠能賺錢的節目,哪怕是現在被稱之為公司搖錢樹的《runng an》。
節目是有壽命的,觀眾也是會審美疲勞的,新的節目必須要上馬,但上線的節目能不能賺錢誰都說不準,收視率之所以被稱之為心電圖,就是因為誰都無法完全操控觀眾的選擇。觀眾喜歡什麼無從判斷,但觀眾對什麼型別的節目興趣不大,卻是有基礎資料的。
比如《十字路口》,這就是普遍情況下賺不了錢,根本不會有個開始的專案。公益專案想要賺錢就真的看命,剝離了溫李兩家的溫庭筠還能不能做這樣的專案,溫庭筠沒有那個底氣。她得為團隊負責的,為團隊負責最基本的就是要能保障工資和福利。公益專案賺不了錢沒關係,她有。可她沒有了,不賺錢的專案就不能一拍腦袋就要做。
講理想、講社會貢獻、講專案企劃、講專案核心能幫助多少人,能為社會做點什麼,在不發工資和發不起工資面前都是廢話。sbs難道就做不到嗎?他們的團隊還比不了溫庭筠的公司了?為什麼人員會被挖走,為什麼工作十幾年的員工一點情面都不講?因為大家都要養家的,要活下去,所有的漂亮話都改變不了,沒錢就什麼都不是。
沒有錢,專案不能隨心所欲的做,李莉娜弄的聯盟也可以散了,溫庭筠當初那個小目標,李莉娜幫她實現的小目標,她們組建的聯盟在沒有金錢支撐的情況下是無法繼續的。聯盟之所以能吸引到頂尖人士的點,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跟他們合作很省錢,作家工作室掛靠,製作團隊掛靠,簽署的合約裡都有一條,稅務協助,這是白白養一個財務團隊才能做到的。
還有牽橋搭線讓大家共同富裕的能力,李莉娜有,她能在各方關係裡,當一個中間者,為幾家牽線。溫庭筠不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她要是都能成長為中間人了,就不用堅持善了。商人看的是利益,利益是我想要更多的東西,李莉娜的做事方法某種程度上是違背溫庭筠的做人之道的,她只是
但我真的什麼都不是?
溫庭筠看著面前的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