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1/2頁)
九滴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氣,是偵探小說的靈魂。我相信,至少,我的讀者們都是認同我的觀點的。那麼,你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讀一讀這一本正氣的故事呢?
這本小說有不暢銷的理由嗎?
秦明
2015年1月
自 序
2005年,我懷揣著夢想踏入了警校的大門,幾年封閉的軍事化管理讓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書看得多了,就琢磨著自己也寫寫。2008年7月,我從警校畢業,在家等待分配,我利用這八個月的空當,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寫作。沒有文筆,沒有構思,我就像記流水帳一樣把我腦中所想的東西敲打在了文件之中。雖然作品失敗,但我有幸結識了一些網路寫手,從他們身上汲取了很多寫作的營養。
2009年,這一年對我來說有兩件事十分值得回憶,第一件是我正式穿上了警服,成為一名刑警;第二件則是我收到了某個網站給我郵寄的電子簽約合同,這也就意味著我以後可以用&ldo;作家&rdo;這兩個字來稱呼自己。從那時起,我的所有休息時間,基本都被小說佔據,從2009年到2013年年底,我筆耕不輟寫了幾百萬字,幾年的磨鍊讓我逐漸變成了一個會寫小說的警察。
2011年,我從刑警隊調入公安局的刑事技術室,也就是港臺電視裡常說的法證部門,經過一年系統和專業的培訓,我成為一名痕跡檢驗員。在技術部門的工作,讓我接觸到了很多普通警察接觸不到的東西。法醫、理化生物檢驗、痕跡檢驗、刑事照相,每一個領域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很多人透過熱播的《法證先鋒》對香港的法證部門有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但內地法證部門的神秘面紗卻從來沒有被揭開過,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我的腦海中應運而生,我想用我的筆講述屬於他們的精彩故事。經過長達半年的努力,我的第一本關於技術室的懸疑推理小說《屍案偵緝錄》的初稿敲在了文件裡。我把這本書掛在某論壇上,在短短的兩個月中,收穫了1300萬人次的點選量以及一大批讀者朋友,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此期間我也有幸結識了中南博集天卷的編輯,他代表公司向我表明了出版意向。但初稿存在很多瑕疵,追求完美的我,在結合了諸多讀者的建議後,執筆寫下了第二本懸疑推理小說《屍案調查科》,並以此文作為這個系列作品的第一部。系列的第一部以五位主角的經歷為主線,以個案為基礎,包括了法醫、痕跡檢驗、理化檢驗、刑事攝影以及刑事偵查的其他方方面面。
真實的案例,真實的工作經歷,帶給你最真實的觀感。一樁樁恐怖的命案,比電視劇更詳細,比電影更血腥,如果你沒有膽量,請止步於此。
謹以此為序。
(在此申明,小說涉及的案例、人名、地名等均進行了大量的模糊處理,所有案件的分析和偵破手法均是在特定的案發環境中產生,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切勿對號入座,切勿斷章取義,否則後果自負,與作者無關。)
九滴水
2015年5月
引子 泗水浮屍
一
咱們的故事要從1996年雲汐市那起家喻戶曉的浮屍案說起。
記得那是11月的一個清晨,清冷的秋風凜冽地吹過瑟瑟發抖的小樹,枯黃的樹葉跟隨著秋風的尾巴,時而盤旋,時而消散。雲汐市公安局大樓的後門,靜靜地躺著一條曲折的水泥小道。道路的盡頭是一棟藍白相間的二層小樓,褶皺的牆皮記錄著歲月的痕跡。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下,&ldo;雲汐市公安局刑事技術科&rdo;幾個鎦金大字顯得格外耀眼。
和外面清冷蕭條的景色不同,樓內的那股熱情的氣氛,卻久久無法散去。此時灣南省刑偵技術第一人司鴻章,正帶著第一批前來實習的三個大學生,在實驗室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