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越帶我們穿過又寬又長的走廊前往展廳,他邊走邊跟我們說:&ldo;工筆畫是與寫意畫相對應的,工筆講究一個&l;工&r;字,描繪時要繁而不膩,多而不亂,儘可能地注重細節與寫實,所以我們又稱其為&l;細筆畫&r;。而寫意呢,講究的是一個&l;意&r;字,作畫過程中注重&l;遺形寫神&r;,用墨運筆無跡可尋,只要意在神在,濃淡均可,疏密隨心,肆意揮灑,方得其中妙趣。&rdo;
走著說著,已到了展廳。展廳四周的牆上掛滿了書畫作品,在展廳正中間有個四方的立柱,立柱四周立著高大的木質疏格屏風,屏風上掛著畫軸,因位於展廳的中心位置,十分醒目。
吳越帶著我們直接走向中間的屏風,他指著懸掛在上面的其中一幅畫對我和小周說:&ldo;這就是藍月老師的作品。&rdo;
這是幅工筆畫。畫面上,是條幽深的小巷,近處老舊木門前的臺階上,坐著一位年邁的老奶奶正在編制竹簍,身後斑駁的灰白牆體上,掛滿了已經製作完成的竹簍。老奶奶的髮絲、臉上的皺紋,手上的皸裂,緊密的竹簍編紋,舊門上的木紋,縱深小巷裡的磚瓦以及錯落的青石板路面,都描繪得細緻入微,纖毫畢現。
但將目光的焦距稍作調整,又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穿著灰白褂衫黑色棉褲的老奶奶在畫面中顯得尤為突出,其他場景都幻成朦朧的背景,頗有江南山水寫意中那種煙雨空濛的味道。
看著畫面,歲月無情流淌的嘆息在心底悄然湧起。
我情不自禁地問道:&ldo;這是工筆畫嗎?&rdo;
&ldo;當然是的……但你看出了寫意的味道,是吧?&rdo;吳越對我的反應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ldo;是啊。真是奇怪,只要將視覺集中在老人的身上,就有了寫意的感覺。&rdo;
&ldo;這就是藍月的風格。傳統的工筆畫,多將目光集中在花鳥蟲魚和仕女身上,是貴族士人們的玩物。而她卻將目光集中於最樸實的平民身上,描繪他們日常生活的點滴,表達了歲月流逝與生活的艱辛,給人強烈的視覺震撼。更難得的是,她把寫意與工筆兩種完全不同的畫風透過虛實、濃淡等技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這樣一種獨特的畫風。&rdo;
吳越指著藍月的畫跟我們解說著,越說越有激情,他動情地說:&ldo;國畫,是我國的國粹,有我們自己獨特的韻味。我們傳統的東西非常講究氣韻,無論是書法還是國畫作品,甚至包括傳統手工藝品,在佈局上的要求既要密不透風,還要疏可跑馬;東西既要顯,也要藏;不單計白,還要當黑。這些,與傳統哲學思想頗有些相通之處,特別是道家的陰陽學術和禪宗的思想。藍月老師的畫,在這些方面的造詣,堪稱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了啊。&rdo;
&ldo;真是厲害。&rdo;我又往旁邊的畫軸上看去。與藍月的畫相鄰的,是幅大寫意,大量的留白,筆觸狂放,濃墨如洩。整幅畫面渲染出一種空靈幽暗的氛圍,恍如夢境。畫面下方寥寥數筆,將幾枝荷葉潑染得隨風招搖,數隻蝴蝶在將放未放的荷花旁起舞翩躚。
看題款,是首七絕,龍飛鳳舞,肆意張揚:
莊周蝶夢舞翩躚,偶落荷池墨色妍。
囊棄方知花正好,清華總在月華間。
再看落款,竟是吳越!
&ldo;哇!這是您的作品!&rdo;我對吳越叫道。
&ldo;是的,這是我的拙作。&rdo;
&ldo;厲害厲害,好畫呀!意境深遠,筆力蒼勁,讓人回味無窮!&rdo;
&ldo;藍月老師的這幅《歲月》和我的這幅《釋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