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朝堂論戰(二) (第2/2頁)
寒廬煮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一些人在心中感慨,楊廷和不愧是首輔,如此棘手的問題,也有應對的辦法。
朝堂最重要的就在於平衡,其實也就是互相的妥協。
費宏搖了搖頭,王瓊所言確實有道理,可朝堂是不講道理的地方,多方勢力的利益角逐,以他看,兩人爭鬥的結果,最多設立一筆功勳銀。
“陛下,臣贊同王大人的看法”
“臣附議”
“臣附議”
文臣們蹙著眉頭看向,武將和勳貴,搞不懂一直以來不說話的兩個勢力,怎麼突然間就一起發力了?
武將贊同提俸,他們能夠理解,可勳貴,他們官員的俸祿本來就那麼高,提俸這件事又吃力不討好,他們何苦趟這趟渾水。
郭勳冷笑,隨即悄悄看了一眼高臺上神色莫名的朱厚熜,心裡暗想這天下,到底還是皇帝的天下!
朝堂勢力盤根錯節,武將和文臣之間也不是全然水火不容,彼此之間也有著隱隱約約的聯絡。
勳貴更是和文臣千絲百縷的牽連,此刻兩方勢力表態,文官內部也出現了分裂。
形勢變幻莫測,此刻的朝局真的就像一灘渾水。
楊廷和哈哈一笑,話鋒一轉,道:“我大明官員領取俸祿,都需要到倉曹領取,一地領取總賬再分發到各個部門,昔年土木堡之故,接近九邊的各處倉庫都遭到損毀,年久失修,無力維持。”
他言辭懇切道:“如今驟然提俸,要保證這俸祿到達每一個將士的手中,著實不易。”
他的眼神看向一側的吏部尚書,對方立即會意,出聲道:“吏部折算,戶部校核,單單是重建到達九邊的倉儲,建立完備的網路,就需花費白銀一千八百萬兩,這可是大明足足三年的稅收!”
“啊!”
在場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能夠想到,提俸花費巨大,可所需銀錢之多,還是超出他們的想象。
正統年間,大明一年的稅收可達二千多萬銀,可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正德年間的稅收一路跌到了六百萬兩。
王瓊瞥了一眼吏部尚書,心中也是暗自發苦,他雖然對軍事頗有建樹,可對於經濟錢財卻不甚在行。
一時之間竟也沒有了別的辦法,要花整個大明三年的稅收,無論是誰都會感到棘手。
可他心一橫,做出決定,無論今日怎樣,一定要提俸。
王瓊正欲開口,張璁卻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