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派流浪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紅樓夢》48回詳寫了拜林黛玉為老師的香菱用心學詩的整個過程,可謂濃墨重彩,值得優秀的老師和學生借鑑學習。尤其是香菱根據黛玉的要求,讀完《王摩詰全集》跑來換"杜律"讀時,師生二人那段非常經典的對白尤為吸睛,更具參考價值:
黛玉笑問香菱:"共記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紅圈選的我盡讀了。"黛玉道:"可領略了些滋味沒有?"香菱笑道:"領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說與你聽聽。"黛玉笑道:"正要講究討論,方能長進。你且說來我聽。"
這段對白,不僅體現了香菱學詩的認真態度,還匯出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關鍵之處。在黛玉看來,沒有基礎的詩歌愛好者要寫出一首好詩,首先得做好基礎的循序漸進的三步曲,方能邁進創作的門檻。
第一步就是"記憶",即多讀名家詩作,如王維、杜甫、李白的名篇,平時就要多讀多記。"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故林黛玉首先要求學詩的香菱認認真真的讀完她在《王摩詰全集》圈紅的作品。待香菱來換"杜律"讀時,便問她記住了王維多少首詩。正因香菱熟讀了王維的詩歌,有了底子,後來才能與老師林黛玉探討《塞上》,對"直""圓""白""青"等字的運用有了自己別開生面的見解。
可見,"記憶"是香菱學詩的門檻。香菱若不熟讀王維詩作,不記名篇佳句,只站在門檻外憑自己的"雙商"隨興寫詩,很大程度不過是無病呻吟,斷然是寫不出好詩的。如同表面喜歡旅遊的人去景點"打卡"一樣,僅是到此一遊,附庸風雅表示去過而已。
第二步"領略",則在"記憶"基礎上要求更進一步,要對熟悉的詩句認真體會,明白作者為什麼這樣寫?有什麼用意在裡面。所以,林黛玉問香菱"可領略了些滋味沒有?"
林黛玉實際上就是強調,熟讀多記名家詩作,目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明白作品的內涵,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見,夯實寫詩的基礎。
這其實就是研習的過程。如同去旅遊地先走走看看,再到景區內實地體驗感悟,而不是走馬觀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好比知道了某個景點,但沒身臨其境,也就理解不了景點何以是景點了。
第三步"討論"就是學詩"方能長進"的緊要之處。記住了詩句,領會了意蘊,對此進行"討論",就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增進理解與共鳴,從而步入學詩的佳境。
如同到一個景區後,各自有不同的看法,彼此進行交流探討,就會拓寬視野,形成更加豐富的見地,由此迸發靈感。
香菱正是與黛玉激情"討論"之下,才有了後來用心寫詩的源泉與意境,最後擁得"精華欲掩料應難"這首七律佳作。
可見,林黛玉教香菱寫詩須做到"記憶""領略""討論"三步曲,也就是入心、入理、入神的創作前奏。先記住名家詩句,有了基礎和積累,再用心領略詩句之美,又有了詩理和沉澱,最後進行比對與探討,由此悟得詩句的神韻。
這樣反覆研習,寫出一首好詩自然就是時間早晚的事了。
事實上,不僅是香菱學詩,經"記憶""領略""討論"後可獲得成功。我們對待生活不也是一樣的道理?
先經歷生活的磕磕絆絆,"記"住生活委實不易的酸甜苦辣後,漸漸領悟人生百味,最後在生活的討論中,形成成熟穩重的人生觀,尤須豁達看待。正是有了這樣的心領神會,面對當下的生活才能從容應對,才有詩和遠方。
綜上而言:黛玉教香菱寫詩的三部曲,實際上就是循序漸進的演繹過程。我們的生活亦然,只要遵循這一樸實的哲理,由"記憶"到"領略"最後"討論",自然可以由表及裡彈奏出水到渠成的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