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群莉真的去競爭食堂學生代表了,而且她很快就進入了角色。每天開飯前,她都會去食堂巡視。檢查衛生,記錄菜名。在同學排隊打飯時,她會對同學徵求意見,忙得不亦樂乎。她服務的是學校三食堂,離宿舍比較近。為了支援她的工作,全宿舍的人都特意跑到三食堂吃飯。
蔣麗在家裡從未找到過吃飯的樂趣,印象最深的就是趙大夫發雞蛋。那時候,雞蛋還是稀缺商品,有一陣子還憑票供應。家裡就三口人,趙大夫每天上班前煮六個雞蛋,自己帶兩個,蔣耀先兩個,蔣麗兩個。蔣麗記得清楚,她一個口袋裡裝一個雞蛋,到食堂打飯,再剝雞蛋吃,總招來羨慕的目光。所以到學校後,她最滿意的就是伙食。
同學們對伙食大多不滿意,這很讓她意外。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口味真的多。有時候聽他們聊起家鄉菜,感覺比教授上課生動多了。再加上群莉,開始蔣麗覺得她矯情,後來才知道自己的味覺完全被趙大夫耽誤了。她都怕人家問她,你最愛吃你媽媽做的什麼菜,說來聽聽。同學們聊天兒時經常這樣互相交流的。
群莉每餐到食堂前,特意穿上一件軋染的圍裙,整個人看上去十分乾練。再加上她快人快語,眼疾手快,川妹子的味道十足。忙活完,同學們都走了,她才坐下來吃飯。大廚們看她辛苦,就給她留好飯熱在蒸籠裡,感動得她只是笑。
大廚們還向群莉要辣椒油,說是比北京這裡賣的好吃。她就神采飛揚地介紹起做法。原來是用油先把辣椒沫拌勻,再把沸水澆上去,頓時香氣就瀰漫開來。之後,食堂就開始這樣炸辣椒油,大受歡迎。
蔣麗覺得,之前她沒什麼愛吃的,也沒什麼不愛吃的,可自從進了北大,尤其跟群莉接觸久了,她的口味才被髮掘出來。之前,老爸出差回來,她都會纏著他講當地的趣事,途中的見聞,現在她更愛問當地的美食了。有時候她想想都覺得好笑,說什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好吃的人在一起,就變得嘴饞起來,這也不奇怪。
尤其讓她開眼界的是,群莉愛看袁枚的書,還介紹了好多市井小說給蔣麗,之前,蔣麗對這些都是不屑一顧的,覺得庸俗。她從小聽電臺裡的小說聯播,都是什麼《金光大道》,《豔陽天》,《李自成》什麼的,她覺得那才是文學,大氣恢宏。現在想想,自己真的偏頗。
尤其自己是北京人,卻連北京的小吃都說不上什麼,還是群莉帶她去吃了護國寺的小吃。那天是學生會討論紀念三一八活動計劃,結束後,大家想週末已經被用去了半天,於是一起去逛街。走出北大南門,先到中關村,再到國家圖書館,再過去,就是西直門了,一群人一路吃著山楂糕,冰糖葫蘆。走到護國寺還吃了西安飯店的麵條,看上去就是簡簡單單的一碗麵,可吃起來味道就是讓人不捨。幾位同學都在問:“怎麼做的這麼好吃。”
大家都想往回走了,群莉堅持要去吃護國寺小吃。於是有人問蔣麗:“麗麗,你是老北京,你說那裡有什麼好吃的?”問得蔣麗直犯囧。
”還是聽美廚娘的吧,她說好吃,一定沒錯。“蔣麗只能勸大家走過去嚐嚐。
到了護國寺小吃店,群莉先點了豆汁兒和膠圈兒。當熱氣騰騰的豆汁端上來時,幾位女生都禁不住捂住口鼻。發出”嗯嗯。“聲。
群莉笑道:”你們還都是學文學的呢,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都讀過哈,體驗一下吧,祥子最愛喝的豆汁兒,北京特色。“
群莉這一手讓蔣麗沒想到,她老媽在醫院工作,對她強調最多的是飲食衛生。像這些北京小吃她聽說過,但老媽是絕對不讓她碰的。
有一次趙大夫還對女兒說:”麗麗,什麼滷煮火燒之類的,都是下等人吃的,你看,都是下水,清洗不乾淨容易得病,記住哈,以後不許吃這些東西。“
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