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馬祥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通道會議、黎平會議和猴場會議已經開始糾正錯誤的軍事路線,然而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在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
在通道、黎平、猴場召開的會議,只解決了進軍方向和行動路線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反思第五次反&ldo;圍剿&rdo;以來的軍事領導的路線問題。遵義會議透過的決議,指出臨時中央犯了軍事路線的錯誤。明確了這一點,會議才能做出決定:&ldo;徹底糾正過去軍事領導上所犯的錯誤,並改善軍委領導方式。&rdo;正是在此基礎上,此前的幾次會議都沒有解決的組織領導問題在遵義會議上得到解決,並就此逐漸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
第四章 指明方向(1)
‐‐遵義會議之謎(下)
幾十年間,對遵義會議已經有無數理論文章和文藝作品做了稱頌,史書中差不多都一致說,會議樹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從而成為中國革命的轉折點。然而到了1982年,中央檔案館發現一份當年政治局委員陳雲在會議結束後的筆記。從中可以看出,會議期間,黨中央總負責博古的職務並沒有被撤銷,會議決定周恩來是軍事上的最高指揮者,而毛澤東作為周恩來&ldo;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rdo;。有人閱讀這份第一手記錄後,對傳統說法提出了一些疑問。不過深入進行研究,仍可看出,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確立領導地位一事,是可以肯定的。
陳雲筆記留下準確記載
由於長徵期間的特殊環境,中共中央要求涉及核心機密的內容不留隻字片紙,以免在征途中遺失落入敵手,遵義會議做出的組織方面的決議沒有留下記錄。後來的參加者都是靠回憶來記述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眾口一詞的說法是毛澤東從此樹立了領導地位,不過對職務安排的情況卻說法不一。到會者大都記得,王稼祥、周恩來先後在會上提議,毛澤東應該出來擔任黨的領袖,毛澤東卻以身體不好推辭,後來是張聞天接替博古擔任黨的總負責。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