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馬祥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血的教訓使紅軍對&ldo;左&rdo;的錯誤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為人謙和如周恩來者,也堅決反對洋顧問李德再來指揮紅軍。這就為隨後遵義會議的召開創造了條件。
第二章 空靈奇幻(1)
‐‐中央紅軍四渡赤水之謎
四渡赤水,被毛澤東自稱為軍事指揮生涯中的&ldo;得意之作&rdo;。
四渡赤水是一組環環相扣的戰鬥,從1935年1月中旬到4月初南渡烏江,中央紅軍在貴州、四川、雲南的邊界赤水河流域轉了三個月,走了110個城鎮。整組戰鬥敗中有勝,勝中有敗,先敗後勝,反敗為勝。
四渡赤水把毛澤東軍事指揮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揮到極致。
毛澤東&ldo;復出&rdo;,第一仗打得並不順
遵義會議根據黔北條件不利和國民黨40萬大軍逼近的情況,決定調整戰略方針,令中央紅軍北渡長江,會合紅四方面軍,到川西或川西北地區建立根據地。
1935年1月20日,中央紅軍撤離遵義,向川黔交界處的赤水、土城地區集中,準備渡過赤水河後從宜賓至瀘州段北渡長江。
1月27日,中央紅軍分三路向赤水河中游東岸的土城鎮前進,這裡是黔北入川的要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川軍的劉湘不肯輕易放棄。川軍先於紅軍進入赤水縣城,阻止紅軍北進,後面尾追的敵軍又緊逼上來。毛澤東主張在距土城鎮西北五六里的青槓坡打一仗,消滅攔阻的川軍。
1月28日拂曉,毛澤東&ldo;復出&rdo;後決策的第一仗打響了。
青槓坡是狹谷地帶,紅三、五軍團先利用公路附近的小山頭包圍了敵軍,前半段打得順利,一度突破川軍的正面陣地。後來敵軍增援部隊又佔領稍遠的大山頭,對紅軍進行了反包圍。敵人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和優勢裝備,使作戰形勢立刻改變,紅軍處境非常困難。
經審問俘虜發現,敵軍不是事先偵知的四個團6000多人,而是六個團1萬多人,且為川軍戰鬥力最強的郭勛祺&ldo;模範師&rdo;。當敵軍進逼到軍委指揮部前沿時,中革軍委主席朱德親自衝上前沿陣地,指揮軍委幹部團和回援參戰的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拼死奮戰,戰局才得以穩定。
戰鬥變成了拼消耗,但紅軍當時每人只有20發子彈,形勢顯然不利。
當晚,政治局和軍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改變由赤水城北上渡江計劃,立即撤出青槓坡,西渡赤水河,再相機行事。朱德、劉伯承繼續指揮紅軍堅持戰鬥,周恩來負責指揮在天亮前架好浮橋,陳雲負責處理笨重物資。1月29日凌晨,紅軍大部隊分左中右三路,從猿猴場、土城兩個地段的渡口西渡,然後炸毀浮橋,向川南古藺、敘永方向前進,這就是一渡赤水。
此時紅軍沒有根據地,消耗和傷亡得不到及時的補充,按照&ldo;沒有取勝即是失敗&rdo;的邏輯,土城之戰先勝後敗。此戰國民黨川、黔軍損失了3000餘人,而紅軍的損失則缺乏詳細記載。根據在扎西整編期間紅軍實有兵力3萬人的統計,等於此戰抵消了在遵義一帶擴軍的數量,即傷亡或失散約4000多人(掉隊者多是不適應長途行軍的新兵)。尤其是長徵前由紅軍學校改編的幹部團學員在此役中傷亡過百,那可都是紅軍連、排級幹部,骨幹中的骨幹,令毛澤東心疼不已。
二渡赤水連戰連捷,蔣介石感覺&ldo;奇恥大辱&rdo;
此時,四川軍閥劉湘為防止紅軍入川,集中了36個團於長江南岸,紅軍原定的北渡長江計劃難以實現。毛澤東決定改向雲南威信縣的扎西集中,並在隨後的扎西會議上做了自我批評:土城之戰失利,一是敵情沒摸準,二是輕敵,對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