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馬祥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7月21日至22日,中央政治局在蘆花(今黑水縣城)舉行會議。在會上,中央在肯定了四方面軍戰績的同時,也批評了退出川陝蘇區的錯誤。而張國燾則指責一方面軍長徵中減員大。會議決定成立前敵總指揮部,統一指揮一、四方面軍部隊,徐向前兼前敵總指揮,陳昌浩兼政委,葉劍英任參謀長。會議決定儘快消滅佔領松潘的蔣介石嫡系胡宗南部,開啟北上通道,會後卻因張國燾拖延避戰而使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為了說服張國燾同意北上,8月4日至6日,中央政治局又在毛兒蓋以南的沙窩舉行會議,張聞天、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國燾、陳昌浩、劉伯承、傅鍾、凱豐、鄧發、博古共十一人到會。這次會議雖然提出建立川陝甘根據地,卻也開始公開暴露出張國燾與黨中央的政治分歧。會後,張國燾在四方面軍煽動對抗中央的情緒,不願北上而鼓吹南下。
為統一認識,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又在毛兒蓋舉行會議,張國燾沒有出席,周恩來因重病也未到會。在會上,毛澤東提出北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到會的原中央政治局成員和來自紅四方面軍的陳昌浩、徐向前、李先念都表示擁護。會後,紅軍開始過草地,然而張國燾雖在表面服從北進主張,實際仍堅持南下路線,這又在征途中潛伏下重大危機。
張國燾終於率軍南下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時,紅四方面軍有五個軍,即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軍,紅一方面軍有一、三、五、九共四個軍團(隨即亦改稱軍,九軍團改稱三十二軍)。在北進時,兩個方面軍混合編組,分為左、右兩路軍。朱德、張國燾率領的總司令部隨左路軍前進,下轄五、九、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軍;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隨右路軍前進,下轄一、三、四、三十軍。8月下旬,左、右兩路軍經過七天艱難跋涉,透過了草地。
右路軍透過草地後,紅四方面軍的第四軍和第三十軍發起包座戰鬥,殲滅國民黨中央軍胡宗南部一個師的大部分兵力,開啟了北上通道。這時張國燾卻突然變卦,率左路軍南下,並要求右路軍也南下。在右路軍中的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執行了張國燾的決定,毛澤東對他反覆說服仍無效果。中共中央為避免發生紅軍內部衝突,便率領中央縱隊和一、三軍共8000餘人於夜間出發單獨北上。張國燾隨後誣衊中央&ldo;逃跑&rdo;,自己還另立中央,企圖分裂黨和紅軍。
從1935年6月至8月,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為了說服張國燾,統一黨內認識,實現北上,召開了一系列政治局會議。雖然政治局透過的一系列有關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決定被張國燾破壞,但是這些會議對於爭取和團結紅四方面軍的幹部,爭取紅軍各主力部隊能最終會師陝甘寧,還是有著重大意義。
【點評】北上決定富有遠見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一系列會議,出現北上和南下的爭執。紅四方面軍(包括留在其中的原一方面軍的五、九軍團)跟隨張國燾南下後,在川康邊界地區幾經激戰也站不住腳,被迫退向甘孜藏區。中央紅軍北上陝甘,開拓了廣大的根據地,並同東北軍、西北軍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
當時國內抗日高潮正在興起,紅軍只有進入到北方抗戰前線,才能發展力量。如果退到偏僻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遠離抗日前線,在政治上無法爭取最廣大的群眾,在經濟上也無法長久保障供應,最終只能是死路一條。事實證明,中央政治局在兩河口、蘆花、沙窩、毛兒蓋等地召開的會議上提出的北上,是富有遠見的正確決策。
第六章 幾經改變(1)
‐‐紅軍定向陝甘寧之謎
1935年8月末,中共中央隨右路軍透過了有&ldo;死亡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