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漢武大帝 搞錢!搞錢!搞錢! (第2/3頁)
苦竹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陛下,他們如何能站在這未央宮中。
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的時候,便做好了被諸侯王打擊報復的準備,最壞也就是落一個晁錯的下場,只要能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便是粉身碎骨又如何。
再者他進入朝廷便已年過不惑,心心念念“生當五鼎食,死當五鼎烹”,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名聲。
“士為知己者死,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武帝設立了完善的選拔人才的制度,多次頒佈詔書舉賢良文學之士,察舉徵辟逐漸成為漢朝的用人之制。】
【後世史學家稱讚其“漢之得人,於茲為盛”,在這些人的輔佐下,武帝朝的功績無人能及。】
評論區
“這項制度貫穿了兩漢三百年,到了後期察舉徵辟製成為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手段,士族彼此通婚,互相舉薦,形成一張巨大的關係網,其勢力之大嚴重威脅皇權。”
“當然,在武帝朝的時候,這還是一項非常先進的制度,為武帝選拔了無數人才。”
漢武帝當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這項政策被後人肯定,憂的是後世子孫不爭氣,好好地政策在他們手中卻成了動搖大漢統治的變數。
始皇眼前一亮,“此舉乃是將招賢令變成常態,不失為一項招攬人才的手段。”
李斯接道:“陛下,我大秦也可實行察舉徵辟,讓地方官吏舉薦人才,在咸陽統一考核,透過考核之人便能任命官職,將天下人才盡數收歸大秦麾下。”
始皇:“善!”
他只需要開個頭,李斯便能將政策完善,這就是李斯的能力!
【武帝打破封侯才能拜相的制度,大膽啟用布衣丞相,比如公孫弘,布衣丞相的一切權利來自皇帝,自然不敢對皇帝的政策指手畫腳,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他又以雷霆手段誅殺不稱職的丞相,將所謂的三公之位打落神壇。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更換了十三位宰相,其中病死四人,因罪免職四人,自殺一人,處死三人,李蔡、嚴青翟、趙周、公孫賀、劉屈都是被武帝下令誅殺的。】
評論區
“公孫弘死在丞相的任上,算是結局最好的了。”
公孫弘長出了一口氣,他自從當上丞相就沒有睡過一天好覺,每日提心吊膽,戰戰兢兢。陛下的舅舅田蚡都逃不過一死,他還能有什麼好下場,沒想到自己居然能全身而退!
“李蔡,因為盜用景帝的園隙地而自殺。”
“莊青翟陷害張湯,被下獄自殺。”
“趙周因為沒有揭發諸侯王酎金成色不足,下獄自殺。”
“公孫賀被封為丞相時,沒有一點高興的情緒,後來的事實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做漢武帝的丞相就是上了死亡名單啊。”
“公孫賀是衛皇后姐姐的夫婿,算是太子一方的人,武帝特意抬舉他不會就是為了把他樹成靶子吧。”
武帝冷哼道:“這是汙衊,朕想要殺誰還需要拐彎抹角嗎!”
這話衛青和衛子夫都相信,陛下的性子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根本不會給人反抗的機會。
公孫賀:要不我還是辭官回鄉吧,先是打敗仗全軍覆沒,又被任命為丞相,太子的外家也頂不住這麼多debuff啊……
“許昌、薛澤、莊青翟、趙周,都是列侯出身,但他們做丞相的時候謹小慎微,在政治上沒有任何建樹,根本不敢跟武帝唱反調,就這樣還是免不了被殺。”
“在武帝朝做官必須有一顆大心臟,對有能力的人,武帝封賞十分優厚,對沒用的人那是棄如敝履。”
“漢初的丞相地位崇高是為了跟功臣集團抗衡,但到景帝時,功臣集團已經死傷殆盡,丞相地位崇高的傳統卻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