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 (第2/3頁)
苦竹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曆後期幾十年不上朝,是不是被張居正壓狠了乾脆破罐破摔。”
“不要被明末清初的文人們誤導,萬曆三大徵就是在萬曆皇帝的指揮下完成的。”
張居正痛心疾首,熟讀歷史的他,對自己的身後事早有預料。但他寧做商鞅也不願做王安石。
只要自己的改革措施能夠堅持下去,大明能夠國祚綿延,便是以身殉國,千百年後,自己依舊會被青史銘記。
他這個學生怎麼就沒有堅持下去呢,還是得趁著有時間多管管皇帝啊!
【當初大罵張居正是禽獸被廷杖致殘的鄒元標竟然拖著一條拐腿,為張居正的昭雪奔走呼號,試圖召回失去的新政,然而無可奈何花落去,古老的帝國大廈終於被歷史的巨浪衝擊得分崩離析了。】
正在被廷杖的鄒元標:……
張居正:……
行刑的衙役,這……還要打嗎?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張居正改革無疑是繼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革新之後影響最為深遠、最為成功的改革。他起衰振隳、力挽狂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長了明王朝的國祚;一舉扭轉了“神運鬼輸,亦難為謀”的財政危機,為萬曆年間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評論區
“王安石失敗就失敗在他將自己的政策看的太完美了,認為自己的改革一定能成功,而張居正卻將自己看得很低,他只想盡力從各方面改變一些積弊,所以才能成功。”
王安石也在專注地看著天幕,將他認為有用的東西都記錄下來,這個幾百年後的同行者的一些做法還是值得自己效仿的。
這一次,有神宗皇帝的支援,有天幕的偏向,定要挽救衰亡的大宋,走出不一樣的未來。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張居正的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並沒有改變明朝財稅制度深層次的弊病。】
【王朝末年的土地兼併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流民,國庫卻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無法發揮國家機關的作用。若不從根本上進行改革,打破大明建國以來形成的利益階級,重新分配各階層的利益,便無法挽回國家的衰亡。】
評論區
“每個朝代都是這樣滅亡的。”
“這就是歷史週期律,封建王朝是避不過去的。”
各朝的統治者都有些驚異,王朝的滅亡居然是必然的結果,難道就沒有辦法挽救嗎?
“朱由檢:災害頻發,國庫空虛,亂民肆虐,這正是朕面臨的困局,請天幕教我。”
崇禎帝將自己的求教發到評論區,但並沒有幾個現代的觀眾注意到,畢竟,朱由檢這個名字在非歷史專業觀眾眼中很難與崇禎帝聯絡起來。
倒是明朝的皇帝看著金色評論,很快便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後代。
朱元璋恍惚了一下,“朱由檢?這是朕的幾代孫?”
朱元璋希望自家江山千秋萬代,後代子孫代代相傳,便早早將自己兒子子孫後代的名字都排好了。
朱標在心裡暗暗算了算排行,疑惑道,“這似乎不是兒臣的後代……”
朱元璋心裡咯噔一下,之前天幕提過一次萬曆皇帝的名字,當時他便恍惚覺得奇怪,沒想到不是自己疑神疑鬼,是真的有鬼啊。
“這是……老四的後代!”
朱元璋與朱標以及所有皇子的目光一起聚集到朱棣身上。尚未及冠的朱棣一片茫然,他還沒有兒子呢,怎麼就說道他的後代了。
不知這上百年發生了何事,使得皇位從太子一系轉到了老四一系?
朱棣反應過來,忙向朱標解釋:“大哥,你知道弟弟的,弟弟一向唯大哥馬首是瞻,萬不敢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