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1/2頁)
梳雲一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喻母是家裡的廚藝槓把子,做的家常菜味道也不錯。她在外邊嘗過的食物,回家鼓搗鼓搗,也能弄出來個和原品味道有七八分相似的出來。
她舌頭靈得很,也很刁鑽,尋常食物根本瞧不上。
這會,喻母勉為其難地喝了口綠豆湯——綠豆很新鮮,熬製的時間也恰到好處,糖加得不多不少,除卻綠豆的味道和甜味以外,沒有其他的異味,但出乎意料的是,這綠豆沙的味道組合在一起,可謂是天作之合……
她頓住了:「我倒是沒嘗出來加了什麼……」
「對嘛!那就是沒加啊,反正我覺得很好喝。」喻蝶重重地點點頭。
喻母敲敲她的頭:「這家沒加,不代表別家沒加啊,不許在外邊吃不乾不淨的東西啊,快去寫作業!」
「我寫完了。」
喻父忙道:「小蝶,明天記得再給我買杯啊。」
「好!」
這孩子,喻母心裡直嘆氣,順便把剩下的綠豆湯一飲而盡——味道是真不錯,又想了想,她也囑咐道:「給你媽也帶一杯。」
第9章 缽仔糕(一)
這邊舒挽挽是回到了家。
今天準備的小吃全部賣完了,而賣完的時候還有幾個學生在排隊,一共是賣出了80份狼牙土豆和149杯綠豆湯,收入是1156元,而成本在200元左右。
舒挽挽覺得明天還可以再多準備些小吃。
明明是很炎熱的天,她卻覺得整個人像是從涼水裡浸過一般,神清氣爽從而到外地感到一種心靈的平靜。
當初實習當社畜的時候,她成天成天地焦慮,每天望著銀行卡的餘額發愁,如今這個街邊攤小吃生意走上正軌,她的內心平和了不少。看來只有賺錢才是解決焦慮的不二法門。
舒挽挽稍微洗漱了一下,準備開始做新學會的「缽仔糕」。
「缽仔糕」是一種傳統的廣東美食小吃。清朝鹹豐間(公元1851—1861年)成書的《台山縣誌》載:「缽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里,泊船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只一家,在華豐迂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以缽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1)
後來這種小吃就一直流傳下來。
如今在舒挽挽生活的城市,已經很少能看見賣缽仔糕的小販了。這種小吃成本很低,賣價也很低,只能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她很懷念這種兒時的味道。
她先是在碗加了少量的木薯澱粉和澄面,第一次做主要是為了熟悉做缽仔糕的過程,再讓自己嘗個新鮮。因此舒挽挽沒有放太多麵粉。
她估摸著量,加了些清水將這些粉末攪拌均勻。接著,舒挽挽在鍋中加入了半鍋清水,倒入白糖,煮至白糖完全融化,再把火關了,等糖水放涼。
由於沒有模具,舒挽挽只能找了幾個碗,在碗裡放入了果乾,再倒入糖水和粉漿,將它們混合均勻。最後,把著幾個碗放到鍋蓋上蒸了大概二十分鐘。(2)
熱乎乎的缽仔糕就這樣做成了。
舒挽挽把它們凍在冰箱裡,等著凍涼了之後再賞味。
賣缽仔糕是需要模具的,就是如酒杯一樣大小的小碗,賣的時候用竹籤把缽仔糕「撬」出來,這樣吃得方便,也不會浪費模具,很節約成本。
但是最近的生意好起來了,舒挽挽白天和晚上都沒什麼時間出去購置必須物品,因而模具只能網購——想到這,她忽然想起了系統的支線任務-【為了環保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個任務的獎勵可是給舒挽挽提供環保型餐具。
「請問完成了支線任務之後,系統提供的餐具包括缽仔糕的模具嗎?」
「是的,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