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 (第1/3頁)
麥田裡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次從原水郡回來的並不是啟而是祝蠡,祝蠡一邊喝著茶水一邊回答厲的問題。見常念進來他忙起身,恭敬地叫了聲“祭司”。
“走了兩天的路,挺累的吧,快坐下。”常念客氣的招呼道,隨後又說:“剛我看到外面的驢車了,雖然今年原水郡沒遭遇水患,但身處下游多少還有些影響,帶回來這麼多的土豆你們夠吃用嗎?”
原水不像延越,因為兩面地處峽谷,導致此處獵物並不算多,平日裡還多靠採集為生,所以常念才有此一問。
祝蠡如實彙報:“回祭司,留下的足夠我們吃用的。原水以往產量如何我們不大清楚,不過畢竟以前人數多,現今我們的人數也只有此前的一半。”
之後祝蠡又說了近況,比如蕓薹長勢不錯,但聽說今年的野生小麥長得不如去年,不過看樣子至少供給原水郡自己吃用、播種還是足夠的。至於為什麼能一下子收穫這麼多的土豆,祝蠡言明是啟與他商量的,跟著主城有樣學樣,用部落織出的布匹交換了別的部落的奴隸過來勞作一個月。
這段時間,交換過來的奴隸不但將土豆收穫了,還又重新播種了五百畝土豆地,胡蘿蔔、南瓜、冬瓜每樣也種了百畝。他們計劃利用原水的土地優勢,做好種植生產,為主城提供更多的食物供給。
厲和常念聽完十分滿意,當初讓祝鮮族過去,就是想看看外放郡城如何野蠻生長,是否能受主城把控。如今看來,不僅達到了預期,他們還摸索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祝蠡表現十分不錯,不但將原水的優勢和以後的規劃說清楚了,也沒貪功將啟在中間起的作用埋沒,怪不得啟會將回來領賞的差事交給他。
他會原水的時候,帶回去的東西也不少,除了大量的鹽以外還有水泥、役人和新增的五十名戰士。
因為大家一致同意,也要在原水郡建一座與曾經延越主城一樣的大城池。
內城的水泥基底做好,延越又收了一段時間的鵝卵石便停下了此項交換。像卜他們可以甩磚坯做瓦片的是少數,大多數少鹽少食物的部落聽到這個訊息都慌了。
少鹽的還能將就,食物短缺的一下子又被打回了原形,但很快延越又釋出一項任務,要建造從延越到原水郡的一條官道,凡途經的部落都可以參與這項工作,按照里程給各部落結算工錢。
這就好比現在修路拆遷一樣,但凡路過的部落個個喜笑顏開,好像中了什麼大獎似的,但缺衣少食且沒設官道的部落一個個哀嚎連連。
時光飛逝,很快到了延越的秋季交換集會。說是秋季交換集會,但日子卻定在了立冬。
從夏季交換集會到秋季交換集會,總共過去四個半月。
四個半月,延越內城城牆的建設已經完成,原先看著就龐大的延越主城,如今更是看不到便。畢竟眼下的內城已有三分之一個長安城那麼大,對於現在的人來看,確實不能想象。
不只是城牆,完成的內城河渠、排水及道路規劃已經落成,
不過忙於秋季的交換集會,內城建設暫時告一段落。
與內城相比,之前的主城好像是一個街道某處的小巷。
立冬,正值陰曆十月中旬,這時的延越不僅完成了秋收,小麥也已經耕種完成。
新的麥田在建好的內城裡,正正好好種了兩千畝。
聽著好像很多,但如果按照之前的畝產六百斤計算,兩千畝麥田的產量也只夠五千人吃用半年的。不過,這是在每頓主食都吃麵粉的情況下。
之前種的百畝水稻也完成了收穫,水稻侍奉麻煩,倒是沒有比麥子高產多少,畝產量大概在七百斤。但也有水稻種植較晚的原因,待明年按照北方單季稻的種植時間來,估計畝產還會有所提高。
除了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