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劉徹滅夏國的決心 (第2/3頁)
逍遙狸貓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姓。
“夏國封閉多年,我們無法得知下國如今的情況。他們不與大漢交往,並不擔心經濟發展問題。”
目前夏國的經濟發展比漢朝還要好,資源也很充足。
能夠打一場持久戰,而且夏國離本土又近,物資補給也很方便。
反觀漢朝,離最近的是漢守關,如果資源囤在城內。
夏軍隨時有可能攻破城池,將城內的物資搶走或者毀掉。
漢軍也只能將一部分物資放在漢守關,大部分放在河西四郡。
劉徹看著地圖已經很久了,真的希望短時間內滅掉下鍋。
越早結束戰爭,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就越少。
他越是這麼想,夏軍越不會讓他如願。
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就不可能退縮。
這是一場國運之爭,若是輸了,也只能向對方求和。
大不了割地賠款,這樣才能達到罷兵休戰的目的。
“你先退下吧。”
劉徹背對著劉章揮了揮手,他想一個人靜一靜。
劉章告退了,看著劉徹的後背,感覺他有點可憐。
年紀越大了,有點犯糊塗,別人的建議聽不進去。
劉徹一旦生氣了,就會重罰文武大臣。
說他是孤家寡人,一點都不為過。
劉章離開了皇宮,準備返回劉府。
在回去的路上,有人攔住了他的馬車。
“大將軍,太子殿下請你前往太子府。”
劉章看到馬車旁邊站著一個高個男子,他是太子府的官員。
“我這就去太子府。”
這兩年,劉據跟劉徹的父子關係鬧得有點僵。
為了勸阻父皇對下國發動戰爭,也是極力的勸阻。
結果被劉徹怒斥,甚至拔劍指著兒子。
當時他都有點想廢掉劉據這個太子,不少大臣還是好言相勸。
劉徹讓劉據在太子府待著,沒有他的旨意,不準離開太子府。
劉章知道去太子府,可能會惹得劉徹不高興。
還是有必要去一趟,瞭解一下劉據的想法。
若是劉徹責怪了,那就好好解釋一下。
劉章來到了太子府,劉據在門口等候多時了。
劉章下車向劉據行禮,兩人一起去客廳。
“太子殿下邀請我來,所謂何事?”
“父皇對下國用兵,這一戰規模很大。我真擔心兩國打得兩敗俱傷,對大漢也不利。”
劉據勸過幾次劉徹,每次都惹得父皇不高興。
劉章微微搖頭,“太子殿下是想讓我勸陛下,這行不通。”
兩國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誰勸都沒用。
而且必須分出勝負,這場戰爭苦的是兩國將士,也苦的是百姓。
“你一定有辦法,希望你能夠挽救兩國將士和百姓的生命。”
劉據向劉章作揖,他認為這場戰爭沒必要打。
“太子殿下太難為我了,我如今都無法離開長安。若是陛下讓我出使夏國,或許有辦法讓夏國皇帝罷兵休戰。”
劉章要給漢朝一個教訓,讓劉徹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
夏國向漢朝主動求和是不可能的,這或許是兩國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兩國之間積累很深了。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化解的,有些事不好明著說。”
劉據長時間呆在長安,知道的一些訊息並不全。
他認為兩國之間和解是件很容易的事,這種想法是錯的。
劉徹為了面子,執意對夏國發動戰爭。
劉章也只是採取防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