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2/4頁)
殺豬刀的溫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無一人敢摘來吃。
而蘑菇之所謂多,怕也是因沒人敢吃才長期儲存下來才這麼多的,要是都知道能吃‐‐張小碗苦笑著想,那可能是怎麼輪都輪不到她這具小孩的身體能半簍半簍地摘回來了。
山裡也還有一點野果子,但能吃下肚沒事的很少,吃下來拉肚子的居多,本就吃不飽了,還可能因為拉肚子拉去半條小命,所以梧桐村的大人是制止小孩摘野果子吃的,誰要是敢吃,小命要是救不回來就算了,要是救了回來,又免不了一頓打。
離梧桐村有百里遠的劉家村,也是她娘劉三孃的孃家的山聽說要比他們這邊的大得多,山裡的野貨也多,日子要比他們這裡的好過多了‐‐可這也僅是張小碗從村口的洪嬸嘴裡聽到的,事實是怎麼樣的連洪嬸自己也不太清楚,因為去過劉家村的人也不多,上百里,路隔得有些遠,一天不能一個來回,還得歇一夜,這對村裡人來說這種耗功夫的路程是有點遠的,如果不是走極好的親戚,誰也不願意花這麼長的時間出外。
張小碗猜劉家村其實也不比梧桐村好多少,因為要好,她娘也不會這麼遠嫁到梧桐村裡來。
當然,這只是她的一時之想,其實劉三娘嫁到梧桐村還真是別有原因,但這也是張小碗以後才知道的事情了。
張小碗上午沒去採蘑菇,她帶著二弟三弟扯豬糙去了,她家沒豬,豬是他們這種人家養不起的,一條小豬崽要他們家兩個月的糧食才換得來一條,張小碗估計張家糧食最豐足的時候也不過只有二三個月的糧食,哪敢拿來去換一條要養就要養一兩年才能出欄的豬。
有豬的是張阿福的堂弟張大牛家,張小碗上次借了他們家間的補衣服的線,她借過多次了,每借一次,她都扯了五背簍的豬糙去還,為此,雖然大牛嬸對此有話說,但張小碗張口借了,還是陰著臉會扯幾根線給張小碗。
張小碗前幾天借了幾根線給張小寶張小弟用破布做了兩件衣服,這豬糙還沒還過去,借著這天上午有空,她帶著兩個弟弟扯了一背簍豬糙送了過去。
一簍豬糙沒幾時就扯好了,張小碗都是挑的嫩的扯,差的都沒要,送過去的時候,大牛嬸臉色也還是不好,針線的東西在梧桐村人的家裡也不是家家都有的,張小碗來借了好幾次細線,如果她不是小孩,如果不是張阿福家確實是太窮,還跟他們家的點親戚,大牛嬸都根本不想開門。
&ldo;嬸,給大福吃。&rdo;張小碗伸進衣
兜裡,把前天趕場,一個賣焦糖的大叔給她的有一個半小拇指大的焦糖拿了出來,放到了大牛嬸的手裡。
&ldo;喲,這是哪來的?&rdo;就算是半小拇指大,大牛嬸還是驚訝了,這焦糖可是大麥子熬出來的,窮人家裡,兩年三年的,也未必能吃上一回,這張阿福家的大閨女是從哪來的?
&ldo;前個兒去鎮裡趕場子,賣糖的鬍子大叔給了這一塊。&rdo;張小碗緊緊一手一個拉扯著她二弟三弟,不去看他們的臉,因為光聽著他們咽口水的聲音就夠她難受的了。
&ldo;可還真是,那栓鬍子可真是個好人,聽說上次他碰上個凍死的小孩,他還好心地餵了他碗粥吃,許是他看你可憐,這才給的你……&rdo;大牛嬸頓時眉開眼笑,走到門口叫她出去玩的兒子去了,&ldo;大福大福,快著家來……&rdo;
從大牛叔家裡出來,張小弟細微地抽泣著,就算哭他也哭得很小聲,他太瘦弱了,哭出來的聲音都只是哼哼聲,聽在張小碗耳朵裡卻格外讓張小碗難受。
張小寶只是不停地咽著口水,拉著張小碗的手,一聲比一聲迫切地叫著大姐,眼巴巴地看著張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