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蒼莽之山 (第1/1頁)
愛吃芥藍炒牛肉的田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在渺遠的京港澳高速上,一團碩大無比的墨綠便突兀橫亙南天,像插入雲端的一堵城牆,又像九霄坍塌的一塊巨石,似乎彼處便是天盡頭,載著我向南疾奔的小車很快便將阻遏無路。而當我終於站在這團墨綠腳下,仰望壁立千仞的峰巒,心兒驀地一緊,腳底湧出一股寒意。“危乎高哉!”唐人李白的驚呼似乎陡然響徹在耳畔,“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憂慮也隨之而起。
這個如瑤家米酒般甘醇的初夏日子裡,莽山給了不期而至的我一個“下馬威”。這座總面積兩萬公頃,1000米以上險峰便達150多座的原始大山,千百萬年來支撐茫茫南嶺,隔阻嶺南嶺北出入,曾讓湘粵兩省百姓“畏途巉巖不可攀”,而今依舊雄闊、險峭與冷峻。它似深閨女子,寧靜而幽邃,聲望雖不及那些僥倖出名較早的山嶽,卻儲存上古時代的最原生狀態,等著我在古藤纏繞的天梯石棧間盤桓。
攀援愁緒的漸漸消隱,是因一條細碎作響的小溪。小溪在將軍寨的林海間斗折蛇行,沿溪而入,一路相隨的灼熱陽光驟然服軟,厚實的陰涼逼身而來。兩岸峭壁高高低低,林木便不再單調一色,而是由淺入深,層次鮮明:豆綠、蔥綠、碧綠、青綠、墨綠,間或雜以紅、白兩色。這是眾多古老林木隱居的樂土,也是當年第四紀冰川浩劫的避難地,滿眼是挨擠的華南五針松、南方紅豆杉、白豆杉、長苞鐵杉、穗花杉、南嶺紫莖……都是我在山外不曾見過的珍稀之物。而那萬綠中撐出一叢叢鮮紅的杜鵑,也為莽山所獨有,他處絕無遇見。
松樹生命力原本頑強,華南五針松則似乎更甚。生長於密林沃土的它們大多已有合抱之粗,樹齡至少五百年以上,枝條疏淡,伸出後也絕無旁逸,而是筆直向前。針葉一律五針一束,針針勁挺。這是黃山迎客松的姿態,令貿然闖入的我倍感親切,似乎聽到了這些莽山主人們熱情的招呼。更多的華南五針松擯棄腐殖質深厚的泥土,生長於高處絕壁的岩石間,傲然而立,有著不規則鱗片的樹幹雖已瘦峭不少,卻與嶙峋岩石、些許古藤、野草構築了一幅幅宋人楊時筆下“婆娑千尺倚巖巔,隱隱虯姿拂遠煙”的圖畫,令我又肅然而生敬畏。
一陣松風拂過,鼻孔間飽吸各種難以言說的幽香外,還隱隱雜有朽木氣息。又沿溪探尋,幾段枯木頹然倒掛坡下,或者橫臥溪上。樹幹枝葉無存,卻依舊蒼遒壯碩,三兩人合抱大概仍屬勉強。是紅豆杉還是長苞鐵杉?若運往山外,打造為傢俱,恐怕其價不菲。我正深深惋惜間,同行友人卻由衷讚歎起來,說,這大概是2008年冰災後的遺蹟,任林木自生自滅,絕不以人工干涉,是人類對原始森林應有的態度,就像非洲草原上,不可挽救那些獅子力爪下的斑馬、野牛。我恍然而悟,莽山1957年便成為全國最早的保護區之一,也是湖南第一座加以呵護尊重、不予干涉的大山,無怪乎存有如此完好的原生態,莽山也終以“原始生態第一山”而蜚聲天下。
林海間十分幽謐,我似乎驟然跌入史前時代。但側耳細聽,遠遠近近又有各種聲音,細碎而又宏大:黑鵯的鳴唱、白鷳的展翅、穿山甲的爬行、紅面猴的跳躍、水鹿的奔跑,甚至還有苦筍殼的褪落、烙鐵頭蛇的蠕動……倏忽間,我捕捉住了不遠處樹梢一隻黑鵯真切的鳴叫,卻因枝葉過於濃密,只聞其聲不見其影,悵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