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洪武四大案之藍玉案 (第1/3頁)
雲沐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藍玉案,乃是明初赫赫有名的四大案之一,其時間定格在了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 1393 年)。這一事件猶如一場風暴,席捲了整個大明王朝的朝堂。明太祖朱元璋出於強化中央集權之目的,毅然決然地對大將藍玉舉起了屠刀,並藉此展開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株連殺戮行動,眾多功臣宿將皆未能倖免於此難。
藍玉此人,籍貫頗有爭議,一說來自定遠(即現今安徽定遠縣),還有一種說法稱其乃湖南城步縣人士。他是明朝開國將領常遇春的妻弟,一生縱橫沙場,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足跡幾乎遍佈大半個華夏大地。在那金戈鐵馬的歲月裡,他為推翻腐朽的元朝統治、助力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赫赫功勳。
藍玉早年便投身於常遇春麾下,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憑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勇氣,他屢次在戰場上斬獲佳績,因而得以不斷晉升,最終官至大都督府僉事一職。到了洪武五年(公元 1372 年),當徐達奉命出征漠北之時,藍玉有幸被委以先鋒重任。在此期間,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多次立下令人矚目的戰功。此後,他又追隨沐英一同西征吐蕃,因其卓越表現而獲封為永昌侯,並被賜予可世代相傳的免死鐵券。然而,誰能料到這位曾經風光無限的名將,最終竟會落得如此悽慘下場?
話說時間來到了洪武朝的中後期,曾經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徐達和李文忠這兩位久經沙場的老將,竟也抵不過歲月的侵蝕,先後因病離世。他們的離去,無疑給明朝的軍事力量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然而,歷史的車輪依舊滾滾向前。就在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7 年)的時候,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明朝軍隊成功地肅清了元朝在遼東地區殘留的勢力。這本應是一件值得歡慶的大事,但誰能想到,在此之後卻發生了一場令人意想不到的變故。
宋國公馮勝,這位同樣功勳卓著的將領,竟因為被人告發藏匿良馬之事,從而失
去了他那備受尊崇的大將軍之位。如此一來,軍中的職位出現了空缺。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個關鍵時刻,藍玉抓住了機會,成功地補上了這個漏洞,並正式被任命為徵虜大將軍。
此後,藍玉率領大軍屯駐於薊州(也就是如今的天津薊縣一帶)。憑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勇猛無畏的作戰風格,他迅速嶄露頭角,聲名遠揚。漸漸地,藍玉成為了明軍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其威望與影響力無人能及。
藍玉在軍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可謂是極其輝煌,令人矚目。時間回溯至洪武二十一年(公元 1388 年),那時候,藍玉肩負著重大使命,統率著浩浩蕩蕩多達十五萬之眾的明軍將士,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向北征伐北元的征程。他們一路馬不停蹄,日夜兼程,歷經數個月的艱苦跋涉與行軍作戰。
終於,在廣袤無垠的捕魚兒海(也就是如今我們所知的貝爾湖一帶),成功地捕捉到了北元的主力軍。剎那間,喊殺聲震耳欲聾,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激烈鏖戰。戰場上刀光劍影交錯閃爍,鮮血染紅了大地。最終,北元一方遭遇慘敗,其太尉蠻子等人也不幸戰死沙場。
此役過後,藍玉率領的明軍大獲全勝,不僅斬獲頗豐,更是俘虜了北元“黃金家族”的宗親三千多人以及七萬餘名士兵。這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給予了北元政權致命一擊,使其元氣大傷,殘存下來的勢力再也無力對大明王朝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當勝利的捷報如鴻雁般飛速傳遞至京城時,明太祖朱元璋聞訊後喜不自禁,龍顏大悅。他當即下達詔書,對藍玉及其麾下的將士們予以豐厚的賞賜和慰問犒勞,以表彰他們立下的赫赫戰功。與此同時,朱元璋還將藍玉比作了歷史上威名遠揚的漢代名將衛青以及唐代傑出軍事家李靖,以此來彰顯藍玉卓越非凡的軍事才